5月8日,记者从山东省聊城市2023年第一季度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以来,聊城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安排,着力稳经济、强信心、促发展,全市经济呈现持续回升、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1.91亿元,同比增长5.2%,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顺利实现开门红、开门稳。
经济基本面总体平稳
农业基础更加牢固。小麦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4万亩,肉蛋奶、蔬菜、水产品等供应充足。一季度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31.45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全省高1.4个百分点。工业运行稳中有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比全省高5.3个百分点。32个行业大类中有22个增加值正增长,医药、装备制造、黑色金属、化工行业同比分别增长31.5%、19.3%、11.7%、11.3%。项目投资持续向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比全省高1.9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4%,制造业投资增长13.3%,分别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9%、2.6%。社会消费加快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3%,比去年全年提高5.3个百分点。对外贸易持续增长。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9.4%,比全省高1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0.4%、35.2%。新登记市场主体2.6万户,同比增长1%、环比增长53.5%。新批复社会投资项目5063个,同比增长145.9%。今年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7.35%、27.2%。
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
2023年以来,聊城市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48个重大事项被列入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先后实施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制造业强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相继出台支持企业稳岗留工及保障经济运行的10条政策和工业稳增长支持政策,积极培优育强20条重点产业链。产业结构加快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4.7%、24.9%。“四新”经济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44.4%。入库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360家、同比增长150%。大力推进“上云用数赋智”,新增上云企业102家,企业数字化转型落地成功率从10%提高到70%。整县分布式光伏加快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23.5%、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优化提升行动,截至3月底,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8.3亿元,同比增长33%;新签约过亿元招商引资项目145个。截至3月底,303个实施类省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率89.4%,投资完成率30%。
牢牢守住民生底线
实施“青年兴聊”工程,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4.2万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7亿元。开工建设中小学9所、幼儿园10所,3所学校入选省级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和6.7%,发放临时救助金230.3万元、惠及1.7万人次。积极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聊城医院挂牌运营。聊城民用机场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济郑高铁预计年内通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8%,保持在温和上涨区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5%,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不良贷款比年初下降16.8亿元,不良率4.47%,比年初下降0.67个百分点。
聊城市委、市政府提出,各级各部门要“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全力以赴、奋力攻坚,深入践行市委“三提三敢”要求,拓宽视野、高标定位,加强学习研究,健全制度机制,坚持实事求是,开展调查研究,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以过硬能力、务实作风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不断开创聊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