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现代海洋杰出英才|董韶光:创新打造深远海养殖工船-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06/13 10:10:37
来源:青岛日报

青岛市现代海洋杰出英才|董韶光:创新打造深远海养殖工船

字体:

  6月8日下午,全市经略海洋工作会议暨市委海洋委全体会议召开,会上宣布了首届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名单,3人为“青岛市现代海洋杰出英才”,7人为“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充分肯定他们在促进海洋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发展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这是青岛落实2022年出台的第一部精准激励海洋人才创新创业政策《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激励办法(暂行)》所开展的首次“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评选。入选名单的10人中,有海洋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主营业务符合青岛现代海洋产业重点支持发展方向;也有海洋院校的科技人才,在一线从事海洋领域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他们在海洋牧场建设、养殖工船研发、海洋食品研发、海洋仪器装备研制、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海水淡化等领域极具代表性,推动甚至引领了行业发展。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按照计划,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将每年评选一次,这既是对海洋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也是青岛广纳天下英才的宣言。

  青岛现代海洋杰出英才风采录|董韶光:创新打造深远海养殖工船

  青岛是我国藻、虾、贝、鱼、参五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发源地。2022年,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承载着青岛继续引领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的梦想。“国信1号”的诞生,离不开养殖工船创新团队,而团队带头人正是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董韶光。

  “国信1号”是艘养殖工船,因此在初建阶段,船如何造、鱼如何养、产业如何落地,一个个难题摆在面前,没有任何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前方没有路,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走过。”董韶光带领团队与科研机构合作,经过18个月创新攻坚,“国信1号”于2022年5月建成运营。

  “‘国信1号’一方面可发挥船舶游弋属性,移动躲避台风赤潮等恶劣气候,选择最佳海域、最宜海况进行养殖;另一方面可发挥封闭舱养的可控性,有效确保工业化、智能化养殖手段的建立和升级,从而将广袤的深远海变成供应优质蛋白的蓝色粮仓。”谈及深远海养殖工船的养殖优势,董韶光表示。

  2022年9月,“国信1号” 养殖工船首批大黄鱼起捕上市,市场反应热烈。“我们为何选择首先养殖大黄鱼?其实是根据种质资源、市场接受度、价格等10余项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 董韶光介绍,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大黄鱼是最难养殖的海水鱼之一, “我们决定先从最难的品种开始突破,来验证养殖工船的可行性。解决这个问题后,再养殖其他鱼类,我们有信心和把握。” 

  眼下,董韶光正带领团队开展后续养殖工船的建造筹备工作。他说,2023年,国信集团将推动至少6艘养殖工船的建设,其中1艘30万吨级,相较“国信1号”将是质的提升。未来5年,国信集团将陆续投资建造50艘养殖工船,形成总吨位突破1000万吨、年产海水鱼40万吨、年产值500亿元的深远海养殖船队。

  “未来,我将带领团队继续以逐梦深蓝的勇气,以‘耕海牧渔,工船引领’的实干精神,引领行业变革,让养殖工船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董韶光说。(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