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天衢新区:培强“一号产业链” 建设幸福宜居新城区-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06/26 17:10:42
来源:德州天衢新区党群工作部

德州天衢新区:培强“一号产业链” 建设幸福宜居新城区

字体:

  自启动建设以来,山东德州天衢新区蹄疾步稳,用“新”的姿态,持续深化改革,以改革思维破解发展瓶颈,作答“省级新区”新命题;靠“新”的方式,一线拼争项目,向着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目标笃定前行。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4亿元,占全市比重13.3%,增长13.0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进出口总额增长10.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1%。创新与活力,洋溢在这418平方公里。

  培强“一号产业链”,加力提速高质量发展。在建设之初,德州天衢新区就被赋予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成为德州天衢新区不断壮大省级新区产业筋骨的必选之路。

  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产业是新区的“一号产业链”。6月2日,德州天衢新区与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达成新材料技术转化基地项目的合作,计划打造电子及集成电路新材料、氢能源材料与装置、航空航天新材料、特种加工技术与装备4大主平台,建设10条高技术产品中试线或生产线。

  “该项目选址将与有研半导体、有研艾斯、有研亿金等项目紧紧相依,从布局上做到成群连片。”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元同介绍,该项目的引入,意味着集成电路产业将向科研成果转化领域发展,同时从半导体、靶材等单一领域扩展到整个有色金属领域。

  去年,德州天衢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眼下,依托中国有研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投资93.4亿元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加快建设;有研艾斯12英寸大硅片项目将于今年10月通线量产,改变我国先进制程硅衬底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有研亿金高纯溅射靶材项目将于今年9月通线量产,这是全国唯一能够满足10纳米工艺制程需求的国产替代项目。

  “德州天衢新区的产业发展加快实现‘产业链’向‘生态圈’的转变升级。这个过程实质也是新区不断认清自身产业优势,找准自身产业定位的过程。”德州天衢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说。当前新区产业发展的逻辑之变,其中最核心的转变就是从“链”到“圈”。“链”即产业链的构造,“圈”则强调产业生态,可以理解为,新区产业发展通过由早期的企业集聚实现“点”的汇聚,到产业链招商实现“线”的构建,再到如今全力打造产业链、生态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以期达到“面”的突破。

  不仅是主导产业,德州天衢新区抓住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全区现有总投资1022亿元的重点项目164个,46个市级挂图作战项目中24个集中在新区。全省唯一具有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检测资质的中机寰宇、拥有自主品 牌且产品全部出口创汇的英望智能手机制造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天衢博览广场、金街云谷、东部医疗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异军突起;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的四大招商平台加快建设,恒芯电子等69个项目入园发展。

  此外,德州天衢新区主动服务和融入重大发展战略,打造全省对接融入京津冀桥头堡。通过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机遇,用足用好支持政策,深度服务京津冀产业链重构,近年来,成功引进落地有研亿金、有研艾斯、中机寰宇、华创融盛等京津冀项目37个、总投资192.9亿元。

  “新区坚持以水为脉、以绿为体,依托城市布局和自然资源,构建‘一轴三带、三心多园’的城市景观,做优城市品质做强城市内涵,着力打造高品质花园城市新区样板。”德州德州天衢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董伯驹说。

  这种“做优品质做强内涵”的思维,在城市品质提升项目中体现的淋漓尽致。6月10日,落日余晖中的德州市体育公园,智慧健身步道上满是被拉长的人影;放置了智能太空漫步机和智能蹬力器等健身器材的智能健身场地,成为年轻人最爱的区域。“整个公园的设计与众不同,充满了青春朝气和科技活力。”市民张志宏感叹。

  作为完善城市功能的大手笔,体育公园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约521亩,位于城市中轴线黄金地段上。北侧场馆功能区自西向东依次建设工人文化宫、体育体验展示馆、青少年运动中心、游泳馆及冰雪运动馆;南侧体育场区主要建设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健身步道等配套设施。目前,南侧体育场已开放投用;北侧场馆区的五大场馆已全部封顶,将于明年3月竣工。全面建成后将丰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赋能新区品质生活。

  同样为新建项目,位于城市中轴线的德州市文化科技中心,以“德州眼”设计,整体呈扇形展开。按功能分为东西区,东区设置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党史军史馆,西区设置文化馆、美术馆和图书馆。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文化、旅游、会展、园林、科技等多元共生、多业共赢的大文旅产业生态集群。“美好之窗”高铁站站前广场改造项目,则以美好流量点亮美好生活为理念,以南侧规划建设的会展中心为依托,打造城市多元化、全民参与的综合性市民广场。“我们充分考虑了不同受众的需求与功能定位,以展览、科技、智慧、互动为主题,建设落客换乘中心、文化谷、乐活谷、智慧谷等多个区域,将其打造成为新区文旅融合的生态乐园。”美好之窗项目负责人张舜星说。

  “我们发挥新区依河而生、河流润城而过的自然特征优势,建设蓝网、绿网、风景网三网交融的网络框架,形成了‘水—城—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董伯驹说。未来,德州天衢新区将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建设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优质生活圈”和“10分钟公共活动圈”。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作风之变聚发展合力。6月12日,在国家北方应急(医疗)救援产业园,山东恒芯电子SMT车间内,全自动贴片机高速运转,企业正在加紧赶制一批传声器模组订单。从开工建设到生产试运行,仅用6个月时间,项目创造了德州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天衢速度”。

  “一开始,新区并不是我们的首选。”山东恒芯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志伟说,“除了配套好、政策好,更打动我的,是德州天衢新区上上下下那种雷厉风行的作风、勇于担当的气魄,以及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的真情。”恒芯电子致力于高端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出口亚洲及非洲地区。作为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当其决定布局建设子公司时,这个“香饽饽”受到全国10多个城市的争抢,很多城市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都比新区强。

  “德州天衢新区和园区负责人‘三顾茅庐’,我们最终被他们的诚意打动。”方志伟说。为助力企业快速投产,德州天衢新区成立工作专班全程帮办,积极协调项目所涉及的道路、用电、用水等问题,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3.3万平方米厂房及办公区域的装修,比原计划提前了1个月。

  作为省委、省政府擘画的四大省级新区之一,德州天衢新区承担着打造鲁北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使命。如何在短时间内组建具备重大项目承载能力和自我价值创造能力的平台国企,成为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

  德州天衢新区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立足“管委会+公司”模式,整合市区两级资源,高标准组建天衢建设发展集团,打通资源、资产、资本、资金“四资循环”,为新区快速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能。“面对原有国企业务重叠、层级较多、主业不强等问题,集团成立后,围绕专业化和规模化原则,调整原有5级、60余家子公司的架构,合并为城市开发、产业发展、金融投资、人才文旅4大业务板块,同时精简管理层、引入职业经理人,通过优化整合,集团主责主业更突出,预计3至5年内,将成为一个资产规模超500亿、运营模式更成熟的现代化国企。”集团企业管理部负责人刘晓鹏说。

  此外,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新区无震荡完成全区425名机关干部竞聘工作,成为第一个完成岗位竞聘的省级新区。

  眼下,一系列支持改革者、鼓励创新者、宽容失误者、保护干事者的真招实招,在新区出台推广,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氛围愈加浓厚,作风的软实力,正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完)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