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山东省汶上县“儒风中都上善汶上”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暨文化“两创”学习交流会在昆山举行。
会上,汶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政府副县长李红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汶上县近年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汶上县政协副主席,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苏祥群、县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赵建忠、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袁学敏分别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汶上悠久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文化“两创”成果。
近年来,汶上县依托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等资源,重点突破旅游品牌打造,旅游产业产品体系不断丰富、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休闲城市形象愈加鲜明。截至目前,已打造4A级景区宝相寺景区、莲花湖湿地景区2处,3A级旅游景区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郭楼古郕田园景区等5处,创建省级旅游强乡镇5个、省级旅游特色村21处、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处。览圣地湖光山色,享乡村田园风光,汶上县不断完善城市文化旅游功能,拓展游客休闲空间,宜居宜游的“京杭水脊福地汶上”形象初步彰显。
汶上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大力扶持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提升文化“两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群众满意度、城市知名度,形成了木雕、汉服、手造等一系列文化“两创”新成果,打造了古城汶上的崭新“文化符号”。目前,全县共有非遗工坊13个、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5人,开设“非遗汶上”“文博汶上”“文旅商品”等网上展示项目,2022年度非遗工坊营业额近3000万元,文化产品在省市系列文创大赛屡获佳绩,先后获得第七届创意济宁文化产品设计大赛暨首届孔子文旅杯手造大赛、山东省首届“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大赛优秀组织奖。汶上县还立足特色文化资源,积极融入“两区一圈一战略”,主动对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鲁风运河”品牌联盟、济宁“运河记忆”遗产廊道建设,科学规划布局,强化要素支撑,努力打造区域性文化产业新高地,为文化强县建设培育出新动能。
“汶上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敢于创造、善于创新,以文化‘两创’实践,让文物‘活起来’,文化‘潮起来’,不断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会长陈建林重点关注了汶上县文化“两创”崭新成果。“汶上是孔子的初仕地,是儒家思想的首要实践地,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两创’不断出新,关键在加强文化的交流互鉴。希望汶上县能够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在构建文化‘两创’立体空间的同时,以创造创新创意赋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心,依靠文化‘支点’撬动中都大地崭新未来。”(张明 李玉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