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来到,临沭县青云镇前齐庄村的1800亩杞柳进入收获高峰期,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的柳条,不仅成了村边一道绿色的风景,也是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的“金条”,放远望去,俨然一条“绿色”产业经济带。
夕阳西下,在万亩优质杞柳种植园区,一辆辆电动车、手扶拖拉机来回穿梭,翠绿的柳田内,村民们一边拿着镰刀收割柳条,一边打捆往外搬运装车,紧张忙碌的收割景象遍布在村的角角落落。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收柳进度,村边的蒸柳脱皮厂也开足马力抓紧蒸柳,工人们将鲜柳条放入锅炉蒸馏,然后整齐的摆放在地上用四轮车在上面来回碾压,村民们再一捆捆运回家做脱皮处理,蒸柳厂房里弥漫着柳条特有的清香。据了解,一个蒸柳锅炉每天可蒸鲜柳条15000公斤。为保障群众利益,促进农民增收,镇环保、安全等部门加大巡查及宣传保护力度,引导蒸柳厂房使用电锅炉蒸柳,让柳条运输车辆和剥柳条的群众在自家门前晾晒,便于划级分拣贮存。
据前齐庄村党支部书记朱崇新介绍,该村杞柳种植基地的柳条全部扦插了优质品种,亩产在500至700公斤左右,按目前市场的行情,大条价格每公斤7元以上,中号条每公斤10元左右,小号条每公斤17到18元。“今年的产值产量都在去年的基础上大幅增长,再用于柳条编制,全村总产值可达到800多万元。柳条产量产值的提高,村民们都很高兴,今年实实在在家门口就能把口袋鼓起来。”
产业旺,群众富。今年以来,青云镇按照“一村一品”模式发展柳编产业,逐步辐射周边村落连片种植,向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全镇共有标准化杞柳种植基地6个,全年总产量将突破400万公斤,产业规模和效益都有了新的飞跃。杞柳产业可带动当地4000余户村民就近就业。
“柳编产业是我们青云镇的传统优势产业,镇党委政府通过调研仍然把它作为我们青云镇主导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全镇种植面积达到4万余亩,同时我们也致力于‘产业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深加工等进一步延伸延长产业链。”青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万全冬说。(王朝学 高凤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