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海、科学用海 山东不断重构人类与海洋关系-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3 08/02 09:15:40
来源:大众日报

生态养海、科学用海 山东不断重构人类与海洋关系

字体:

  进入夏季,顾艳镇格外关注海底的监测设备传回的讯息。尤其是7月以来,“地球最热一天”的纪录在几天之内不断刷新,他就更为关注眼前这片海洋的“体检数据”,警惕低氧灾害的发生。

  “要用海,先养海。当前这片海域的温度、溶解氧、叶绿素等指标基本稳定,桩基附近的鱼儿们也无异样,海域整体生态环境较好。”顾艳镇是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生态动力环境观测和预警预报领域的专家,也是潍坊昌邑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试验示范项目中评估风电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外脑”。

  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去年,山东在七个海洋产业增加值居全国首位的同时,全省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3.3%,全省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持续向好。从曾经的粗放式索取,到如今的生态养海、科学用海,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不断重构,一步步向着建设人海和谐共生的“共享家园”迈进。

  在线观测海底

  昌邑北部,无边的滩涂向莱州湾延伸。当一个个硕大的风机出现在视野中,大海便不远了。

  去年12月,昌邑市海洋牧场与三峡300兆瓦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山东实现首批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海面之上,海风带来的绿电造福人类社会。“海面之下,值得关注的群体和信息更多。”就是在这里,顾艳镇与海底世界对话。

  2019年,风电场还未开始施工建设时,顾艳镇团队的观测设备就已经先风电桩基一步在海底安家了。“当时社会上对风电是否会影响周边环境有质疑声,我们监测观测工作的初衷之一便是回答这个疑问。”

  观测设备是个一米七见方,形似金字塔结构的大家伙,可以实现对海流、波浪、温度、海洋生物、鸟类多样性等的在线监测观测。

  “通过观测我们发现,风电桩基形成了类似人工鱼礁的功能,聚鱼效果非常好。鱼是自由游动的,它们能在此集聚,说明当前人类的开发建设强度没有破坏生态环境。”就在记者观看海底实时监控时,一只螃蟹爬到了摄像头前,零距离“打了招呼”。

  除了观测鱼群的日常生活之外,观测站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摸清海洋“脾气”,对渔业资源将要面对的生态灾害进行预警预报。

  2018年夏季,与昌邑隔海相望的辽宁出现了持续的高温天气,罕见高温导致大连乃至辽宁沿海的海参大面积死亡。这也给顾艳镇敲响了警钟,“通过前期的研究了解到,在山东半岛北侧,比如潍坊、烟台沿岸,偶尔会发生低氧灾害。所以越是高温时我们越要注意海里的温度和溶氧量情况。”

  令沿海地区倍感头疼的浒苔绿潮,也能在监测数据中找到痕迹。“浒苔绿潮爆发前的一个重要征兆是叶绿素浓度的快速升高,同时伴随PH值的波动。你看现在,叶绿素浓度基本稳定在一个比较平均的值,这说明这片海域暂时不会爆发浒苔绿潮。”在监测设备前,顾艳镇介绍。“实时掌握海洋的情况,才能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节奏,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

  养殖可持续

  盛夏,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涌入海滨小城荣成,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变成了远近游客的打卡胜地。在这里,不仅能看海景吹海风,还能近距离接触海鞘、扇贝、八爪鱼等海洋生物。

  “水产养殖场能成为风景秀丽的景点,这是我们花了几十年时间,逐渐摸索出来的与海洋的相处之道。”旅游旺季时,寻山集团海洋牧场经理卞大鹏要化身“导游”,为来到海洋牧场研学、旅游的游客解答关于海洋的疑惑。

  卞大鹏经历过大规模、高密度的人工养殖时期。“那时候养什么、养多大量,完全取决于经济价值。哪个品种挣钱就养哪个品种,没人在意海水咋样了。”

  20世纪80年代末,寻山集团开始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建立爱伦湾周围海域最初的生态养殖模式——721养殖模式。

  “7”即用整个海域的70%来发展藻类养殖,“2”是用20%的海域来发展滤食性贝类养殖,如扇贝、牡蛎、贻贝等,而传统观念里渔民们最关注的网箱养殖,只占到其中的“1”,允许不超过10%的海区发展一部分网箱养殖。“藻类的生长不需要投放饵料,最绿色环保,滤食性贝类也不需要投喂,网箱养殖的鱼类是投喂的重头。基本上所有网箱养殖的鱼都是肉食性的,它们的饵料多是高蛋白饵料或饲料鱼。残余饵料如果量大,会造成海洋底质富营养化,所以网箱养殖的体量要控制住,占比不能大。”用卞大鹏的话说,从那个时候起,海域的生态容纳量和环境承载力开始走进他们的视野。

  在721养殖模式基础之上,寻山集团进一步探索,形成了现在的2.0版本的生态养护模式——把海区进行上中下立体分层。“经过测算,我们生态养殖模式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模式,每亩平均的综合收益提升25%—30%。更重要的是,桑沟湾的水质能够维持在国家海水二类水质以上。”卞大鹏说。

  为海洋生物筑巢

  “如果你能在黄渤海附近的海域钓上斑石鲷,那我们非常自信,这条鱼是我们增殖放流的。”7月13日,山东海洋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梅完成了又一次的增殖放流,这次游入莱州湾的是黄条鰤和黄带拟鲹。半个多月前,一大批斑石鲷、半滑舌鳎先一步在大海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增殖放流是恢复种质资源、改善海洋生态的重要方式,斑石鲷是明波水产增殖放流队伍中的“老队员”。“我们在中国鱼类史志上查到,20世纪50年代时,黄渤海海域有斑石鲷的记载。2014年我们在国内首家突破斑石鲷苗种开发后,很快就把斑石鲷这个‘原住民’纳入了增殖放流的队伍。”王晓梅说。十年过去,莱州湾附近斑石鲷的渔业资源逐渐恢复。如今远近的渔民们在很多位置都能捕到斑石鲷。

  送鱼儿回归大海之外,明波水产还陆续投放了大量人工鱼礁,助力海洋生物安家。“我们从2008年开始投礁,至今已完成1万亩人工鱼礁建设。”明波水产副总经理李文升是水产专家,熟知鱼礁的聚鱼能力。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被海底生物的安家速度惊喜到了,“我们投下去的石块礁40天左右就开始长牡蛎,一年以后石头就被牡蛎全部覆盖。现在礁体表面富集了大量的牡蛎、脉红螺等贝类,礁区聚集大量斑石鲷、梭鱼、大口虾虎鱼、黑鲷等野生鱼类。这里形成了一个鱼、虾、贝、参、蟹的天然产卵场,海洋生物资源集聚。”

  “鱼礁就是海底森林,只有把林育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物种安家,只有把海‘养肥’了,鱼儿才会增产。”这是李文升对鱼与海关系的朴素认识。

  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罗辉说:“今年春季,我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了94.1%,是近10年来同期最优值。全省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持续向好,大叶藻、海萝等藻类重新布满海岸,白江豚、鲸鱼等海洋生物频繁出现,黄河口刀鱼等传统鱼类资源不同程度恢复。”(陈晓婉)(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