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梨卖上电商直播“村村红”、加州鲈鱼游进微山湖、研学游驱动消费热……倘若是在两三年前,即便土生土长的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人,也很难把这些“神奇”的场景与生养自己的土地联系起来。习惯了围着喻屯甜瓜讨生活的喻屯人,正在经历一场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带来的生活巨变。
曾几何时,喻屯人是骄傲的,因为有着叫得响的甜瓜品牌撑腰,这里的农民弃粮种瓜、收益颇丰。可随着时代演进,现代农产品加速升级换代,明星瓜逐渐褪去光环,这让曾经的富裕镇一时陷入发展的迷茫期。
乡村振兴重燃发展火种、片区建设打开振农思路。正当喻屯镇面临着重选发展路径的难题时,任城区在经过调查研究后,决定在喻屯镇周边规划建设“滨湖水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水为媒、三产融合,拉开了联动10村、覆盖1.2万人的“片区化”振兴新框架。
“头几年,乡村振兴多采取各自为战的方式,各村的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各自用,难免造成投资重复和产业同质化,不利于区域性的整体发展。”谈到对乡村振兴“片区化”的认识,喻屯镇大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爱华直言,相较于缺乏地缘、资源和文化关联的单点出击,抱团发展更有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如今,在“滨湖水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统一规划引领下,南四湖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开掘,域内不仅建成了全国第一家与北京大学合作的乡村振兴服务站“北大燕园”,通过“智慧渔芯”科创平台把加州鲈鱼引入了微山湖;更先后搭建起“梦里水乡”会客厅和“喻见花开”研学游实践基地等乡村游、研学游载体,农渔产品上了网、农业知识成了课,乡村发展的潜力被系统性激活。
日前,济宁正式印发《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并尝试以示范片区创建为载体,按照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提出的“七个提档升级”工作要求和济宁市委、市政府“13599”思路布局,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高质量建设一批在全省、全国过硬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点带面推进乡村全域全面振兴。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集产业兴、组织强、环境美、治理优、要素活、生活富于一体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300个左右,并对周边3000个左右的村庄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记者了解到,所谓“片区”,在于打破村与村之间的界限,一个片区往往包含几个甚至几十个村。济宁市通过长期调研和实践发现,片区化发展能够解决单个村在振兴道路上遇到的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要素短缺与现实困境,通过打造“产业平台”,组建村企深度合作“联合体”等方式,变分散发展的劣势为集中突破的优势,撬动乡村全域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不是一两个村的振兴,而是乡村整体的振兴。片区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先有一个实力强的核心村,然后通过其辐射作用,发展带动片区内更多具备资源禀赋、但现有发展状况较差的村实现共同富裕。”济宁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乡村振兴指挥部副组长王秋霞表示,当片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对周边其他非片区内的村、甚至一个镇街的辐射带动作用会更强,远远超过一个村单点突破的带动能力。
片区化发展的经验做法仍“在路上”,还需要进一步摸索和提升。对此,济宁市将以《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指引,围绕做大做强乡村产业、聚力打造和美乡村、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善治能力、推动农村改革创新、着力推进强村富民等重点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督导调度、体制建设和政策支持,积极谋划一批高质量发展项目,取得一批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充分发挥示范片区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大幅提升济宁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