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天衢新区:推动安全生产“三化”改革-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09/22 08:51:13
来源:德州天衢新区党群工作部

德州天衢新区:推动安全生产“三化”改革

字体:

  今年以来,德州天衢新区以推动安全本质化、监管精细化、责任清单化“三化”改革为抓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安全监管模式,全面提升监管工作的目的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推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关注“事前”排查治理,推动监管本质化。一是建立分级台账,实现监督差异化。根据行业类别、风险大小、安全生产状况和管理绩效,将万余家监管对象梳理形成台账,实行分类精准监管。落实告知承诺制度,根据监管主体行业属性,分门别类印制绿、蓝、黄、白、橙五色安全责任告知书、自查表、承诺书,要求企业作出诚信守法经营、质量安全等书面承诺,实现安全生产监督执法的规范化。二是搭建检查平台,实现监管智慧化。开展“智慧应急”建设项目,搭建微信小程序“安全生产现场检查平台”,以“互联网+执法”方式构建精准化智慧安全监管新模式。建立应急信息资源库,构建监测预警、监管执法、辅助决策、救援实战、社会动员五个体系以及防汛抗旱、危险化学品、火灾防治等N个专题应用模块的“1+5+N”总体架构体系,推进应急指挥“信息化”。三是全面排查隐患,实现监查全局化。开展全覆盖检查“扩面”行动,每季度开展一次全覆盖大检查,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涉及质量安全的环节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不忽略任何一个盲点。深化小专项行动攻坚“挖点”,深入开展燃气领域、危化品行业、九小场所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7359家次,排查安全隐患12491项,全区发生事故起数与去年同比下降33.4%。

  加强“事中”基础提升,推动管理精细化。一是强化安全教育。实施“安全素养提升”工程,落实“开工第一课”制度,把安全培训作为职工上岗、晋级、轮岗、提拔等“一票否决”项。截至目前,开展“开工第一课”201场次,教育培训6232人次,有效筑牢安全“第一道防线”。二是提升制度保障。坚持制度先行,建立包括实施排查建档、告知承诺、自查报告、隐患台账、通报约谈、信用监管、培训考试、风险评估、应急演练和督查督办的安全监管“十项制度”,印发《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等制度文件20余项,制定、修订各级各类应急预案239个,为企业提供完善、系统的安全生产指引。三是强化应急保障。在加快推进区、镇两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基础上,继续推进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建立完善应急管理部门与社会应急力量协同工作机制。同时,健全应急物资储备机制,打造“政府储备为主,企业、商业、社区、家庭储备为辅”的“1+4”应急物资储备模式。

  聚焦“事后”督查考核,推动责任清单化。一是明确责任清单。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原则,制定《区领导班子2023重点工作清单》《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等文件,进一步厘清、细化安全生产责任,推进各级各部门照“单”履职、按“单”办事,形成安全生产责任覆盖各方面、各环节、各岗位的工作格局。二是落实督查清单。采取“企业自查+专家检查+部门督查”的方式,聘请安全团队和行业专家对企业开展诊断、培训、警示等系列指导活动,为企业安全管理和政府监管提供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和保障,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形势持续稳定。同时,成立督导小组每周开展重点领域专项督导检查,对责任清单建立落实情况开展安委会综合督查,逐条落实整改。截至目前,已开展风险隐患排查4327家次,专项督导检查21次,检查各类隐患不符合项3100余项,对重点企业安全隐患帮扶剖析84家、安全评估诊断21家,覆盖了全区34家危险化学品企业。三是完善考核清单。创新“周调度、月考核、年评比闭环管理”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制度建设、责任落实、专项整治等9个方面的工作指标细化量化,增强指标设置的导向性。采用“资料+督导+评议”相结合的方式,每月调度安全生产考核,通报当期动态考核打分情况,强化目标奖惩,切实激发“以考核促工作,以工作助考核”的内生动力。(完)

【纠错】 【责任编辑:夏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