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淄川双杨镇:“三变三联”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10/12 17:03:06
来源:淄博淄川区双杨镇政府

淄博淄川双杨镇:“三变三联”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字体:

  今年以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按照各级部署要求,聚力聚焦“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按照全域推进、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深化探索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集体运作、村强民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土地专业合作社:从耕地里挖增收潜力

  从2022年以来,双杨镇开始探索村集体种植和土地托管等新的集约种植模式,趟出了一条耕地高效利用的新路子。

  双杨镇杨兰村是近五年来淄川全区第一个实现村集体集约种植的村庄。村里通过相关程序组建了土地、置业、劳务等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土地折算入股,并将户下土地流转到村集体,集中种植约180余亩,今年10月份,预计去掉流转费等其他成本后,村集体增收约15万元,村民将按比例进行分红。

  “实践证明,村集体集约种植在我村是行得通的,成效也非常明显。下一步,我村还要着眼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提升耕地产出能力,将粮食增产、集体增收、股民分红做得更加扎实。”杨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孙建介绍道。

  “原来村集体经济条件挺好,村民只负责种地,村集体统一安排机械收割,每年这块支出大约在3万元,今年通过和省供发集团合作,我村以土地入股,托管了360余亩耕地,到2024年6月进行结算,村企按比例分红,这不仅减去了之前这块成本,集体一年预计能增收约20万元左右。同样,除了流转费外,根据收益情况对村民再进行分红。”双杨镇小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胜深有感触地说。

  在杨兰村、小庄村的带动下,周边其他村也在积极推进耕地种植项目建设步伐,探索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其中,杨寨村已经与农业技术公司达成合作框架协议,下一步改变原有流转低效模式,探索由农业技术公司为村集体打工,仅此一项村集体收益将会增加60万元以上。

  随着土地种植集约模式的优化,双杨镇开始策划改变原有粗放和单体的灌溉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向数字化、集约化发展,力争通过对上级农业政策的争取、整合,加快打造镇级五千亩数字种植示范片区建设步伐。

  置业专业合作社:从集体资源里淘“金子”

  全国文明村——月庄,也是淄川区级“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试点村之一。月庄村成立四大专业合作社以来,充分发挥“月庄馒头”口碑效应,通过盘活村集体建设用地,新上食品加工厂一处,主要加工销售馒头、小烧饼、酱菜、食用油等产品,即将进入试运营阶段,计划同当地知名农业企业合作,进行产品互带和电商联合运作,以线上线下双发展模式闯出市场、打造品牌、助力发展。

  目前,双杨镇全镇20个村中,有13个村已经召开股东大会,完成了土地、置业、劳务、旅游专业合作社成立等改革前期工作,并策划实施了近、中、远三类改革项目13个,着力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打造城镇融合转型发展新格局。

  “我们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定期举办党建擂台比武、政策培训、观摩学习,目的是让党组织书记眼界更广、思路更活、改革意识更强,把集体增收作为使命牢牢扛在肩上;我们摸清资产资源家底,探索盘活闲置资源,目的是从现有资源禀赋里找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发力点;我们狠抓‘三变三联’培育集体增收新模式,目的是实现村集体从过去单纯依靠土地租赁的粗放增长方式转变到集体产业振兴上来,深入拓宽集体增收渠道,发挥出土地的最大效益,实现村集体增收、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双杨镇党委书记杨建表示。(巩莹)(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