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网纹甜瓜被称为‘树上的冰激凌’,口感甘甜细腻,市场认可度高,很快就可以上市了。”近日,在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马家庄村的佰兴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大棚里,一个个沉甸甸的网纹甜瓜挂在藤蔓上,管理人员董桂帅一边查看果实,一边向记者介绍。
“合作社主要种植鲜食玉米、阳光玫瑰葡萄、网纹甜瓜等,我们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让农民以土地等入股享分红,并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依托特色农产品种植,马家庄村集体实现年收入16万元,每户年均土地分红1000元,带动村民260人就业。
“我们西河镇打造凤凰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推动全镇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共同促进乡村振兴。”西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群说。该片区总占地面积1.1万亩,其中核心区5000亩,涉及马家庄村等周边6个村,共3100余户8300余人,计划投资6亿元,已完成投资2.8亿元,先后获评省级田园综合体、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通过片区综合开发,该区域土地租金水平明显提高,每亩由原来的300元提高到1000元。目前片区已成立市场主体26家,累计流转土地6000余亩,带动1100余户农民就近就业,各村集体年均收入达到27万元,建立了村集体、农户和企业多方利益联结机制。
近年来,淄川区坚持以党建引领、改革赋能、强村富民为目标,积极推进“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试点工作,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强村联弱村、百企联百村、多村联合体,城乡党建共同体和创业致富共同体,探索搭建“政府引领、市场主导、企业带动、金融赋能、联农抱团”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不断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改革试点村居已扩至110个,共成立各类合作社191个,入股农民7.6万人,盘活资产资源2.7亿元,实现收益278万元,股民分红135万元。
当下,淄川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致力打造淄博南部特色文化旅游高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目前,该区聚焦“富硒、文旅、食用菌”三大主导产业,发挥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工商资本、区位交通等优势,沿南部旅游带和18.6万亩天然富硒带,规划实施“琉园硒谷”“文峰孝水”两个城乡融合型和凤凰山、黛青山、“山水峨庄”“岭上云天”4个田园风貌型共6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涉及8个镇(街)、50个村、7万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
下一步,淄川区将继续以示范片区为引领,探索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