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济南市民政局正式发布2023年五类示范型养老服务设施名单,天桥区6处养老服务设施荣获市级荣誉。其中,北坦(北关)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南村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获评首批市级示范型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近年来,天桥区积极推动养老服务政策创新、功能拓展和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全区养老服务品质。目前,全区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6家,民办老年公寓11家,可提供养老床位1700余张。
助餐“食”事办得有滋有味
近年来,天桥区全面推广建设“助餐”服务,精准补助老年人群,探索打造了覆盖城乡、全员推进、“普惠+优待”长者助餐服务模式。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城市社区助餐场所25处、农村助餐站点9处,实现了14个街道办事处全覆盖。
照护服务成为“幸福驿站”
在天桥区,南村街道积极响应长者的需求,推出“家庭养老床位”,依托养老机构为困难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家庭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让老人“养老不离家”,目前已经为105位老人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
南村街道以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基点,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日间照料为支撑,机构养老为补充,实现立体化、全覆盖的“家门口养老”,形成多个层级的服务供给,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具有南村特色的康养社区模式。
近年来,天桥区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推广失能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据统计,天桥区政策范围内摸底统计1739名老年人,完成评估并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共352人,签约家庭养老床位服务259人,让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成为现实。
养老服务搭上“智慧快车”
天桥区以助餐信息平台为依托,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促进,积极探索“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养老服务模式。在长者食堂,通过身份证、人脸识别等智慧手段“秒享”“个人消费+政府补贴”优惠就餐;在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有短期托养需求的老年人在入住前开始进行身体健康评估,可以即时生成评估报告并建立健康档案,家属可随时从手机端查看老年人身体状况。
如今,用科技赋能智慧养老,优化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养老服务效率,不但是现今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更实现了让老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天桥区民政局四级调研员王辉说:“作为济南市老工业区,天桥区多年来坚持在服务大局中促进养老服务改善,立足天桥实际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各项工作,通过落实‘养老+资源’‘养老+服务’‘养老+阵地’多项举措,打造了居家养老精准化、社区养老便利化、机构养老品牌化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变幸福‘享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