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安丘:组织赋“能”让城乡互“融”-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10/31 09:21:37
来源:安丘宣传部

山东安丘:组织赋“能”让城乡互“融”

字体:

  9万多单,260多吨,380多万元——这是三合社区“红色直播间”不到10个月的销售业绩。

  “我们定期开展‘直播穿上红马甲,让网红更红’活动,如今手机成为了新农具,直播成为了新农活,零敲碎打的农产品都通过‘网线’卖出去了。”在安丘市汶河南岸的三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个由“头雁支书”孙大鹏、魏香娟发起的助农直播团队,累计直播260余场,30余种优质农产品通过“红色直播间”与网友见面,助农增收59万元。

  从前,一根网线打开了农村青年看外界的窗口;如今,一根网线为广袤乡村联通了更大世界。近年来,安丘市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党组织赋“能”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城市更新:让居民生活更方便、更美好

  秋雨过后,碧空如洗。站在安丘城区东部的青云山顶放眼望去,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在主动变革中焕发新颜——

  整治背街小巷、改造老旧小区、缓解交通拥堵、创建文明城市……一系列举措正在“增与减”“破与立”“新与旧”的辩证关系中施展,生动诠释着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

  今年初,安丘市推行城市基层党建“邻聚力”工程,配套落实21项“暖邻”举措,在社区实施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行动,织密高品质“红色服务矩阵”;在小区实施“国企领办·红色物业”,对201个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进行“打包托管”,对111个老旧小区、304栋楼集中实施改造提升。

  “私搭乱建拆除之后,看着就亮堂了,走起来也方便了,停车位也多了”。兴安街道汶兴社区党委聚力发挥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支队伍”力量,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仅用20天时间动员70户居民主动拆除74处违搭乱建,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玻璃厂家属院面貌焕然一新。

  每到月初,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建安花园小区志愿者们就忙碌了起来。退休医生张玉红带着由小区医务工作者组成的义诊小队走进居民家中,为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提供用药指导。一旦发现潜在疾病风险,小区党支部还会联系家属,帮助老人及时就医。

  建安花园小区独居老人多,所辖长安社区党委联系协调相关企业,为46户老人配备一键呼叫仪,实时监测健康状况,遇到突发风险第一时间干预。

  城乡互融:实现城市进得来、乡村回得去

  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作为城与乡的两件大事,二者的“时代同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课题。

  “半亩山塘,一亩青山,半亩塘”。一处开在山村的茶饮店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今年5月,辉渠镇获鹿山前村党支部立足“安丘天路”沿线优势,吸引工商资本下乡,打造“半亩山塘”农文旅项目。目前已建成的茶饮店、乡村民宿、气球木屋、露营帐篷、油菜花田带火了周边村庄游,村民的财产性收入显著增加。

  近年来,安丘市创新实施“党建引领、共富乡村”工程,实行“一村一品一网红”计划,面向社会发布“百村千名新农人”招募书,依托圆通、韵达胶东半岛区域总部基地开设直播电商课堂,提升农户直播技巧、带货技能。目前,已培养农民带货主播896名,带动1.5万余户农民增收致富。跨地域、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的党建联建共建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藩篱,实现了乡村“回得去”。

  一年多前,张申凡从柘山镇来到安丘,由于工作流动性强,曾一度失去与党组织的联系。后来,“柘雁兴安”流动党员之家成立,统计在安流动党员的工作人员找到张申凡,打电话详细了解其近况,并安排他就近参加组织生活。

  “谢谢,可算找到组织了,我在这里也有‘家’了。”一通电话,帮助在安流动党员张申凡重新过上了组织生活。同时,安丘市委组织部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凝聚在安务工创业群众,为城市发展和家乡振兴贡献力量,让城市“进得来”。

  产业融合:共尝致富果、拓宽振兴路

  深秋时节,石堆镇3000亩土地集中连片玉米地里,迎来又一个丰收季。

  9月6日,安丘市第一家镇级“共富公司”在此成立。

  石堆镇党委创新建立“党建引领、公司运营、全域共富”模式,借助中化MAP、驰瑞等农服平台,联合攻关小麦、玉米、土豆等农产品丰产关键技术,实现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营、规模化发展,村均增收6万元以上,“一村一业”的产业架构正在石堆形成。

  “共富公司成立以来,综合发展农业、商贸、文旅三大模块,实现利润900余万元,5900余户群众成为股东,共享收益。”镇党委副书记董晓娜说。

  镜头跳转到今年夏天的官庄镇十字路村于家洼大桃交易市场,人头攒动,桃香四溢,一片忙碌丰收景象。然而,就在几年前,桃农们拥堵在路边卖桃,占用公共空间。

  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十字路村党支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投资2000万元,硬化地面、盖办公楼、建防水棚,建成大桃交易市场,官庄镇党委还整合社区党委、供销社、合作社、农商行(信用社)各方资源,创新推行“党建统领、四社共建”模式,实现年交易大桃2.5万吨、交易额8000万元,带动桃农每亩增收1500元、村集体年均增收39万元。

  党建强则产业兴,透过十字路村,可以管窥安丘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大文章,如何一笔一笔写就。

  “工作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实效导向,以党建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组织赋能,突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量、引领发展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全域提升、整体过硬。”安丘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陈学辉说。(娄国平)

【纠错】 【责任编辑:杨曼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