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蜜薯成熟上市的季节。走进沂源县石桥镇关河峪村,整片田地里弥漫着清新的香气,收获机经过后,一个个蜜薯好似一条条红色的鲤鱼从土中跳跃而出,散落在田间地垄,村民们正在忙碌拣拾刚刚翻出的蜜薯,享受丰收的喜悦同时,也看到了村民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壮大的“薯”光。
“你看蜜薯长得多好,个大又甜,平均亩产4000公斤,这种红薯叫烟薯25,果肉香甜软糯,鲜香浓郁,尤其是在烤着吃的时候,口感更是香甜细腻,软糯无丝,营养价值也高,深受市场欢迎和消费者喜爱,现在每亩纯收入达到2100元”。张光国是关河峪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也是蜜薯种植大户,2023年春天,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张光国承包了村里180亩的流转土地,用于种植蜜薯。如今,在他的悉心管理下,蜜薯迎来大丰收,让他尝到了蜜薯“香甜”的滋味。
石桥镇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实现村集体、群众“双增收”的新举措,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方向与各村的产业优势结合起来,确保合作社在运营过程中有基础、可持续、出实效。
关河峪村积极响应号召,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成立了沂源富源果蔬合作社。采取村集体牵头流转散户土地,承包给种植大户统一管理,合作社及社员参与分红的经营模式,探索了“产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子,实现了每年合作社分红700元;务工收入2000 元;每年每亩总收入不低于6000元;村集体年收入不低于7万元。有效推动了村民致富、集体增收。
“为了确保红薯的产量和质量,在蜜薯苗培育、移栽、田间管理的各个阶段,我们都邀请专家前来指导,精心选择肥料,合理安排种植计划,预计今年蜜薯产业能为村集体增收6-7万元。”关河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文波说道。
为进一步破解“图斑整改”土地种植难题、补齐生产设施短板、夯实产业基础、健全产业链价值链资源链,带动村民就业及村集体增收,近年来,石桥镇按照“选特色、接地气、易实施、见效款、长稳定”的整体思路,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着重打造“蜜薯小镇”乡村振兴项目,创新“公司+合作社+村集体+运营商合作”和“农科院+公司+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两种新模式,积极引进各类财政资金、社会资金,通过示范引领,打造集适度规模化种植、专业化保鲜储存、机械化收货运输、多品类加工、线上线下销售,健全建强蜜薯产业链,最终实现全域整建制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目前全镇发展蜜薯种植400余亩,下一步石桥镇将全方位打造打造集种、收、储、产、销的全产业链,让“蜜薯小镇”项目成乡村振兴的大产业,真正让“蜜薯经济”成为村里的“甜蜜”事业。(董彦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