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位于山东昌邑经济开发区的潍坊硕邑化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碌地将一袋袋封好口的氯化聚乙烯产品进行集中缠包,准备通过海运发到客户手中。“我们每个月的发货量都在3200吨—3300吨之间,车间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特别是今年以来,订单量持续增多。”潍坊硕邑化学有限公司项目主任杨楠楠说。
“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一直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在政府的协助下先后引进博士2名、硕士1名,并打造了一支47人科研团队,每年都拿出不小于主营业收入的4%作为研发费用,用于研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杨楠楠说。
今年以来,昌邑市聚焦“七个加力突破”,始终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全力抓转型、抓园区、抓项目,持续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围绕产业基础配套建设、推进双招双引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高创新要素供给和科技服务能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昌邑市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入库增长90%以上。“我们通过制订‘小升高培育计划’‘育苗造林计划’和‘倍增计划’,逐步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格局,实施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工程,加大创新资源整合力度,促进创新要素集聚,争取更多的平台进入‘省队’‘国家队’行列。”昌邑市科技局局长王金华说。
科技创新,人才是基石。该市创新开展“智联百校、赋能发展”活动,聚集高层次人才67人,落地科研平台12个、人才合作项目31个,引进潍坊市首个中科院下属专业研究站——中科院西北研究院昌邑研究站。
在昌邑市新能源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的施工现场,林立的塔吊来回运输物料,机械设备轰鸣运转。“我们园区规划建设15万平方米的热泵空调、农村清洁取暖设备、新风系统、新型储能设备生产车间和5万平方米的园区服务中心,配套建设道路、给排水、供气、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以‘一站式’服务理念,从规划、土地、建设等手续办理到园区管理实行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进驻企业只需要负责生产、经营和销售,让企业‘拎包入住’成为现实。”昌邑市农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清涛说。
该市立足骨干园区、聚焦重点企业、剖析承载要素,按照“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的招商思路,创新编制了高端化工、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等九张产业链精准招商图谱,形成了“一产业一图谱一链条”的招商新格局。“目前已与浪潮集团、南水北调集团、韩国sk集团、盛弘电气、中睿智投资、清华大学、大连化物所等头部企业和高校院所达成深度合作,新签约中睿智远现代渔业科技产业园等‘十强’产业项目81个,持续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昌邑市投资合作促进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夏海涛说。
今年以来,昌邑市总投资1008亿元的183个重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7.2亿元,33个重点项目投产达效,37个省、潍坊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形成了梯次鲜明、结构优化、接续有力的项目推进格局。前三季度,昌邑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19.9亿元,同比增长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