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搭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11/15 18:52:23
来源:济南市历城区融媒体中心

济南市历城区搭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

字体:

  为引导、规范和扶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发展,济南市历城区积极开展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引导“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和优化配置。

  历城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展示实景图

  坚持“双轮驱动”总体布局

  历城区对标先进、拉高标杆,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及运营模式,确定了“现代化平台建设+市场化运营管理”的双轮驱动思路。

  在现代化平台建设方面,委托山东电信集团历城分公司,结合数字乡村建设,开发了历城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系统,并建成全区统一化农交平台。同步做好功能版块部署及内容开发,推动平台软件系统升级,形成了“一门户、二系统、N场景应用”的“1+2+N”建设框架。数据上的互联互通,使供求信息覆盖面得到进一步拓展,平台建设及运行正式步入了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阶段。

  在市场化运营管理方面,探索创新运营服务模式,委派历城金融控股集团组建专门运营公司,为农交中心开展市场化运营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引入区公证部门对交易过程提供全程法律咨询服务,对交易合同给予公证。通过统一运营服务,促进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畅通了渠道,全面规范了农村产权交易行为。

  构建“三级联动”推进体系

  一年多来,历城区先后在港沟、彩石、鲍山、王舍人、荷花路、唐王、董家7个涉农街道启动了历城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工作,并落实属地责任,成立工作专班,配齐专职人员,将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有效延伸到村,建起了“区、街道、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同时,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与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了“政府出台指导文件、主管单位审批监督、农交中心组织交易、合作机构附加服务”的运营模式。

  经过探索和实践,目前已形成村委提报、街道审核、农交中心上门收取资料、挂牌公示、组织交易、出具交易鉴证的完善专业流程,业务范围拓展到全区14个街道278个村(社区),并按国办文件要求,实现达到一定标的额以上的产权交易活动进入市场公开交易。2022年全区通过交易平台已累计挂牌1078宗,总金额近10亿元,累计成交644宗,交易额达8000余万元,现已成为全市交易覆盖面最大、活跃度最高的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农交平台建设的工作成效,也得到了省、市产权交易中心及发改部门领导的莅临指导和高度评价。

  实行“复合管理”规范运行

  在管理运行上,历城区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顶层设计, 推行“组织领导、政策保障、内部运行”复合管理,确保整体有领导、细节有规范、工作有保障。

  在组织领导上,成立区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中心,通过大数据监管,实时呈现全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现状、交易价格、交易规模等指标,及时对市场运转、问题困境、发展趋势等情况进行详尽分析,有力推动产权交易良性发展。

  在政策保障上,印发《历城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实施意见》,明确运营机制、交易品种、市场监管等要求,确保产权交易总体上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及时出台农村承包地规模化流转、农村闲置宅基地(农房)盘活利用等政策帮扶,制定发布出让信息、网络竞价、拍卖、招投标等11项操作交易规则,形成产权交易8大交易程序,实现每类交易品种有交易细则相匹配,每个交易环节有示范文本相对应,从而更好满足了交易的现实需要。

  在内部运行上,交易大厅完成6大功能区设置,丰富交易大屏、电子竞价室等硬件内容配置,优化办事流程,提升产权交易便利性,持续打造更高水准的服务阵地,切实保障产权交易高效运转。

  突出“多元功能”服务聚力

  历城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作为全区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公共服务的专业机构,在赋能方式上突出综合化服务,致力于让“沉睡”的资产真正流动起来。

  一是在服务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方面,突出平台招商推介、对接服务、金融服务等功能,为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全方位服务,2022年通过平台流转农村土地3900余亩。二是在盘活集体资产、促进增收方面,充分发挥平台信息发布、宣传推介、价值发现功能,加强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公开交易,通过对辖区内所有村集体闲置资源资产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经村级民主议事程序后,及时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发布信息,对外流转交易的公开化,有效提高了农村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2022年村集体闲置资产交易额达2900余万元。三是在规范集体资产管理方面,重点加强项目竞标和经济合同管理,通过平台公开交易,有效防止暗箱操作行为,从根本上杜绝长期合同、低价合同等不规范合同产生,确保农村“三资管理”在阳光下运行。(完)

【纠错】 【责任编辑:夏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