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南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3 11/28 10:48:13
来源:齐鲁晚报

青岛市南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

字体:

  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0个,推进22所学校、幼儿园校舍维修改造,实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助老食堂街道覆盖率达100%……11月27日,青岛市召开“感受身边变化 共享城市美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南区专场。2023年,市南区聚焦居住环境、社会治安、基本医疗、文体生活、基础教育、社会帮扶六大领域,将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投入民生领域,推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5类29项区办实事。

  改造老旧小区60个

  城区环境更绿更美

  提升城区功能品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0个,涉及楼座1081栋,建筑面积24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2万户。同时,重点做好存量违建、新增违建、沿海一线违建整治工作,拆除各类违法建设620处、5.49万平方米。完成17个停车场建设,新增泊位2500余个,累计接入“全市一个停车场”平台4.64万个,开放共享30家商城、酒店、写字楼经营性停车场、10个住宅小区停车设施,释放泊位9700余个,累计共享泊位1.9万余个。

  提升城区环境品质。浮山森林公园开园,团岛山打造如是书屋、松林客厅等景观亮点,太平山实现与中山公园、植物园、榉林公园连通,城区内所有山头公园全部对外免费开放;打造7条林荫廊道、8处口袋公园,让市民游客在“小而美”中体验“微幸福”。

  学校挖潜扩班49个

  新生入学增长36.8%

  提升优质保障供给。推进22所学校、幼儿园校舍维修改造,加快连云港路小学、青岛7中改扩建项目、锦绣华城幼儿园等学校建设;做好学位保障,内部挖潜扩班49个,5所学校继续通过分校办学增加学位供给;另与中国海洋大学等21个单位签约成立海洋教育实践研究基地,海洋科普移动课程覆盖初小幼52个单位5700余名学生。

  推进均衡事业发展。深化集团化办学,升级“336”集团化办学项目,打造3个融合型教育集团、3个“聚合型”教育集团、6个“联合型”教育集团,组建12个教师成长共同体、10个集团化办学教学共研体,培育“1+N”集团化办学项目成果12个。

  据了解,今年市南新生入学增长36.8%,创历史新高。市南区采取设立分校区、缓冲区等措施,增设班级43个,圆满完成一万余名新生的入学工作。同时,市南区提前做好未来六年入学安置准备工作,对7所学校提前发布学位预警提示。

  470家基层医疗机构

  托起15分钟医疗服务圈

  升级医疗载体服务水平。市南区人民医院完成升级改造,市民健康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市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正选址落位,现有基层医疗机构470家,实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完成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升级。

  优化医疗资源共享模式。成立青岛市首个实体化运行的医疗健康集团,建设青岛市首批“共管病房”,组建青岛市首个“1+1+1”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立“慢病规范诊疗中心”,开通青大附院“知名专家号源直挂”服务,深化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29.88万人,签约率达61.16%,为5.16万名65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健康查体,为1.5万名“三高”人群进行并发症筛查,为40岁以上人群进行慢阻肺筛查,初一女生免费HPV疫苗接种率达59.73%。

  文化惠民滋养精神

  5分钟健身圈强体魄

  提升文化惠民质量。开展“幸福市南”文化惠民进社区主题系列活动,举办首届青岛(市南)庭院艺术节,打造爵士音乐、原创戏剧、艺术展等活动200余场,受众10万余人次。打造城市音乐角、全民时尚秀,举办乐队巡演100余场,推出公益研学课堂100场、社区公益精品课800节,开展社区文艺演出20场,“幸福市南社区电影节”实现50个社区全覆盖。

  丰富体育设施供给。全面开放区属公办中小学校园体育场地设施,累计接纳进校体育锻炼居民5万人次,新建健身路径56处,新建更新健身设施400余件,在全市率先建成“5分钟健身圈”。引入2项国际赛事,5项国家级体育赛事,创办滨海时尚体育季系列特色赛事20余项,举办各类赛事200场,吸引近万名居民参与。

  一老一小保障更好

  新增就业3.83万人

  优化全龄人群服务。不断优化老年人、婴幼儿、青年人服务保障供给。新建、改造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站20处,运营老年人助餐服务机构全年将累计达40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助老食堂街道覆盖率100%。登记备案养老机构27家、备案床位3860张。在重点园区、楼宇布局托育空间,吸引托育机构30家,托位总数达1538个,建成市级示范托育机构3家。

  强化社会事业保障。新增就业3.83万人,累计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3985个,服务失业人员等各类群体5000余人次,开展技能人才培训8763人,困难人员安置率超90%。推出创业孵化“云平台”,扶持创业2697人次,创业担保贷款规模1.57亿元。将困难群体供养标准在去年基础上提高了5%,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733万元。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