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从潍坊滨海区北部海岸线高空俯瞰,蔚蓝的海边耸立着以柽柳为主的黄绿色长廊,在这片“南红北柳”生态湿地修复示范林里,茂密的柽柳枝条随风摇曳,柽柳树下的肉苁蓉颗颗树立。
潍坊滨海区地处渤海莱州湾南畔,受海水侵袭影响,土壤含盐量大,形成了大片的盐碱滩涂。为了改善沿海区域的生态环境,潍坊滨海区开展“南红北柳”“滨海湿地修复”等一系列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成功培育了“鲁柽1号”“东森1号”等一系列耐盐碱植物,累计修复生态海岸线36.5千米,建成盐松防护林、绿化带8万多亩。“我们刚开始种树的时候,这边除了少量的杂草之外,全部都是盐碱地,风一刮沙土满天飞,经过这几年的治理,现在不但有了树,防护林也已经一眼望不到边了。”山东柽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爱民说。目前,防护林的平均树高已经达到3米以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野兔、野鸡、刺猬等动物聚集繁衍,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
潍坊滨海区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子,全力打造海洋生态修复“潍坊样板”。“种植的柽柳得利用起来,我们在树旁向下挖掘50公分左右,在树根附近播撒肉苁蓉的种子,种子会以寄生的形式附着到盐松以及柽柳的根系上,不用额外的浇水施肥就能生长。”郑爱民说,肉苁蓉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未来市场十分广阔,现在种植的林下肉苁蓉达到了2000余亩,平均亩产能达到500公斤以上,经过深加工以后,亩产值可达5万元以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蝉,曾是盐碱地的稀罕物,由于没有树木依附,几乎无法在盐碱地上存活。如今,潍坊滨海的树多了,蝉鸣也多了,金蝉养殖成了盐碱地上的致富项目。东森农业在潍坊滨海区两处盐柳种植基地内播撒了金蝉苗。“柳树很适合金蝉生长,亩均可产金蝉110斤到120斤,按每斤收购价90元算,亩产1万多元,再加上柳树苗木销售亩均收入也能达到八九千元,亩均综合收益接近2万元。”东森农业总经理朱磊说。
潍坊滨海区依托盐碱地生态修复积累效益,协同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盘活盐碱地资源,发展特色林下产业,“林下经济”逐渐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