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团遇见“魔术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做馒头、蒸馒头、吃馒头,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在岚山区安东卫街道,有一家“馒有味道”的新店, 老板娘朱有红做的馒头形状各异:栩栩如生的面鱼和寿桃、精致的“奥特曼” “小猪佩奇”。
11月24日,刚走进馒头店,浓郁的馒头香气就扑鼻而来,正在售卖的“花馍”令人眼花缭乱。店内的镇店作品“龙凤呈祥”更是让人惊叹,这是朱有红用一周时间精心制作的。不明就里的人,第一眼可能会以为这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殊不知这件作品就是一个实打实的馒头。
在朱有红的厨房里,她一边制作花馍,一边介绍:家家户户都做馒头,并不觉得做馒头有什么困难的,直到自己开始制作馒头出售,才知道做好馒头也不容易。馒头好吃的秘诀就是“好面粉+好手艺”,这样做出来的馒头表面光滑有光泽、无裂口、裂纹、气泡,内部结构细腻,吃起来口感劲道,除了靠传承下来的做馒头的经验,自己也需要不断摸索。
醒发之后,最热闹的环节是做造型,面团在朱有红手指翻飞间,瞬间变成了佛手、元宝、如意、寿桃等形状。
上锅开蒸,随着一阵阵浓郁的麦香飘来,热气腾腾的花馍便出锅了。趁着热乎气咬上一口,舌尖上香甜弥漫,口感结实筋道,很有嚼劲。
乔迁之喜、六十过寿(青岛)、孩子百日(北街)……店内的一个写字板上,记录着时间和顾客的预定信息。
现如今,用花馍来体现中国式礼节的需求越来越多。“像两三层的生日花馍,售价在二三百元。”朱有红接到的这样的订单不在少数,“花馍不仅好看、好吃,主要是没有添加剂,老少皆宜。如今,客户定制呈现上升趋势,从设计样式要制作成品,费时费力,都是手工制作,机器无法代替,这也许正是花馍的独特魅力。”
正是有像朱有红称这样手艺人的坚守和创新,让游走在指尖的花馍从一样传统面食“转身”成为艺术作品。让群众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也切身感受到香甜弥漫舌尖的花馍的独特魅力。
“花馍既是美食,也是传统面食文化,让全国各地更多人吃到花馍,感受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朱有红称,今后也将不断挖掘,开发出更美味的产品,让馒头香飘得更远。(万德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