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如壳硬如瓷“500万里挑一”的文物有何不凡-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3 12/19 10:28:52
来源:齐鲁晚报

薄如壳硬如瓷“500万里挑一”的文物有何不凡

字体:

  经过3个多月的推选工作,蛋壳黑陶高柄杯最终被推选为山东文物标识实物原型,这件“500万里挑一”的国宝究竟有何与众不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邀请栾丰实、孙波两位考古专家来到山东博物馆,向大家讲述这件珍贵文物的不凡之处。   

  时隔4000多年仍赏心悦目

  据了解,山东省共有可移动文物登录286万余件/套、实际数量558万余件/套,新当选为山东文物标识实物原型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成了“500万里挑一”,分量可见一斑。目前,它正在山东博物馆二层“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内,等待您的观赏。

  人们眼中的这件国宝,外形优美、结构对称、轮廓奇特、线条流畅,若从整体器形看,体形比较“颀长”。世人对蛋壳黑陶的美誉像“黑如漆、亮如镜、薄如壳、硬如瓷,击如磬,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用于该件文物身上真是恰如其分。只是,“掂之飘忽若无”,在文物专家眼中,却有“重若万钧”的力量。

  蛋壳黑陶杯是一种史前盛器,器型由盘口、杯部、器柄、底座四部分构成,以独特的大盘口作为器形主要特征。器壁厚度不到1毫米,杯口最薄处仅0.2毫米。这件蛋壳黑陶高柄杯1973年出土于日照东海峪遗址考古发掘中,其时代为龙山文化早期,距今4400—4200年。高26厘米,口径9.4厘米,它浅敞盘口,圈足形器座。杯身直筒圜底,器柄中空,内含陶球,当时匠人在薄如蛋壳的器壁上进行镂空,留下一排排细密的条形孔装饰,时隔4000多年仍呈现出赏心悦目之美。此件高柄杯也是已出土百余件蛋壳黑陶杯中最精美的一件。

  代表当时制陶最高水平

  山东大学著名考古学教授栾丰实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人类在青铜器之前属于新石器时代,用的东西主要是陶器(当然也有石器),陶器的制作水平代表着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最高科技水平。而在约4400年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陶器生产是当时社会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产业,蛋壳黑陶高柄杯则是陶礼器组合的核心,其他器类如陶鬶、陶罍、陶鼎、陶豆、陶壶等,都还兼具一定的实用功能,只有蛋壳黑陶高柄杯是专门的礼器,应当是当时礼器组合中的核心。

  按照已经发布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蛋壳黑陶高柄杯出现的龙山文化时期,处于古国时代的第三阶段,也是最高阶段,而它最有资格作为这一鼎盛时期的象征。它的出现,对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栾丰实说,像这种薄如蛋壳的器物,到目前为止,只有在黄河中下游的海岱地区才有所发现,主要发现于山东境内。由于龙山文化时期处于中国历史上制陶水平的最高峰阶段,此后4000余年制陶水平都未超过这个时期,因此这件蛋壳黑陶高柄杯不仅代表了当时中国制陶工艺最高水平,也代表了中国制陶的最高水平。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进一步介绍,该件蛋壳黑陶高柄杯所产生的龙山文化早期,处于蛋壳陶工艺的顶峰时期,制陶工艺十分高超,比如从配料看,当时人们对陶土的选料十分细致,使用轮制技术制造,成型后进行修整,上述工艺均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有些专家据此怀疑当时已拥有类似陀具甚至车床的简单机械,才能做出这么规整、精细的陶器。另外,蛋壳黑陶的烧制技术也十分高超。

  从艺术上看,蛋壳黑陶高柄杯也算是一件登峰造极的古代艺术品。它表面漆黑、光亮、均匀,造型优美,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趣味。孙波接受采访时特别指出,从考古中出土的文物看,黄河流域中上游的仰韶文化审美观念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平面图案,所以彩陶发达。而地处下游的海岱地区,同时期出土的陶器中,虽然也有图案,却更多地通过器物造型,通过器物的空间结构,进行立体的表达。两地审美观念的倾向是不一样的,而这件蛋壳黑陶高柄杯就是海岱地区的典型代表。蛋壳黑陶杯主要发现在山东地区,且有一定的出土量,其指向性非常清晰,成了代表山东标识实物原型的最佳文物。

  象征礼制在山东率先萌芽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礼制国家。人们通常以为,华夏民族的礼制从夏、商、周三代就开始了。有了这件蛋壳黑陶高柄杯作为支撑,栾丰实猜测:中国早期礼制的主要源头在山东,或者说在海岱地区,可追溯到大汶口和龙山文化时期。“当然在发展中,它也会吸收外来元素,如良渚、石家河等文化,但礼的主要源头在山东,‘礼出东方’,这一点在全世界的学术界都已经比较认可。”栾丰实说。

  海岱地区考古证明,除了像陶器组合这样的器物证据,早在大汶口时期就已形成一套棺椁制度,到龙山文化时期更为发达。栾丰实说,“器以载礼”“器以藏礼”,这些成套的礼制向今人展示了当时社会文明演进的水平。

  孙波表示,山东被史学界公认为中华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海岱考古丰富的资料已证明,山东从大汶口文化时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再到岳石文化时期,古代社会发展道路清晰,阶段性明确,与黄河中上游、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等地区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

  “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山东地区的古代社会表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这是建立在社会经济财富、文化、制度不断积累的基础之上,文明和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连续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孙波强调,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海岱文明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完整性,并且非常具有典型性。

  回到这件出土于日照东海峪遗址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它的出现表明龙山文化时期的社会分层进一步拉大,社会发展水平较大汶口文化时期又有明显提升。

  栾丰实、孙波两位专家均提到,在蛋壳黑陶高柄杯制作面世的时代,背后有一个高水平发展的社会体系支撑蛋壳黑陶杯的生产。同时,当时社会上又有需求促进这种生产。而整个社会对于精致陶器的推崇,促使陶器的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生产不断推进,显示龙山文化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处于当时全国的较高水平。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