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坡高亢而豪迈的歌声,将红艳艳的革命情、火辣辣的“西北风”,送到黄河之滨的泉城。12月18日,陕北民歌音乐会(济南站)在省会大剧院上演,给山东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陕北民歌音乐会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一台汇集陕北歌曲、器乐、说书等传统艺术精华的音乐会,于今年11月10日至12月19日,分别在内蒙古、陕西、四川、湖北、福建、江西、山东等7省区的9个城市开展全国巡演。
音乐会演出阵容强大,既有来自陕北的知名表演艺术家,也有来自榆林地区的唢呐队、腰鼓队、秧歌队。同时,山东歌舞剧院派出百余人的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和合唱团,组成助演团队,与陕北艺术家们精诚合作。整场演出精选20多首曲目,分为三大板块,以多种形式,呈现原汁原味的传统陕北民歌、经典红色歌曲以及近年来脍炙人口的新创作品。演出曲目中,既有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兰花花》,还有出自《黄河大合唱》的爱国名曲《黄河船夫曲》,以及根据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改编的《兄妹、夫妻新唱》等。整台演出将思想性与艺术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演出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
“演唱会的最后一站来到了山东济南,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感受到了山东观众的热情与温暖。”音乐会结束后,来自陕北的表演艺术家们表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陕北民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民歌演员雒胜军介绍,陕北民歌历史悠久,有着浓烈的现实生活气息和深刻的人文情怀,是一张陕北的文化艺术名片,“希望通过这次巡回音乐会,使更多的朋友认识陕北,了解陕北民歌,传唱陕北民歌”。
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党支部书记、副团长王兆峰表示,陕北民歌音乐会的成功与它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分不开的,其原生态唱法、特色腰鼓、唢呐演奏,包括演出服饰等,都体现出了鲜明的陕北地域特色。在地域文化和地方艺术的推广上,都有山东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一位长期从事声乐工作的青年文艺工作者说:“以前对陕北民歌接触不多。这次演唱会,使我真正体会到了陕北民歌高亢豪迈的风格。”
现代性的音乐编排和音乐家们的实力演绎,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80后”观众张先生表示:“以前都是在电视上观赏,今天在现场听到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才真正体会到《黄土高坡》里唱的‘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这种嘹亮与高亢太过瘾了。”济南市民在“点赞”这次演出的同时,也纷纷表示“期待山东民歌会”,“希望山东民歌也能通过这样的形式登上舞台”。
12月19日晚,陕北民歌音乐会将在省会大剧院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