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擀、切、卷、捏、叠……一块普通的面团在岚山区黄墩镇炸果子传承人秦绪翠手中,变成一个个整齐划一的“果子”,“排队”等待进行油炸。
“纯手工做的果子就是好吃,就是做的时候特别费劲。我们经过食材筛选、清蒸、造型、晾晒、油炸5道工序,才能炸出来地道的黄墩果子。”近日,在日照市级非遗工坊黄墩镇永强源耀家庭农场,秦绪翠一边炸着果子,一边介绍炸果子的制作工艺,屋子里弥漫着油香味儿,一根根充满黄墩味道的“炸果子”根根金黄,香酥脆甜。
传统的黄墩炸果子,原料采用的是糯米面、高粱面和小米面,炸出来的颜色呈金黄色。这几年,遵循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手艺,秦绪翠将传统手艺融入了更多时代元素。经过自己的琢磨与研究,她将火龙果汁、菠菜汁、南瓜汁、甘蓝汁等加入面粉中,调制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多种颜色的面团来炸果子,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喜爱。“目前,每天能生产30斤左右成品,每斤价格在35元左右。”秦绪翠介绍。
在岚山区,炸果子不单单是一种美食,更重要的是一种习俗的传承,也是亲情温情的纽带。岚山人结婚,招待宾客少不了一包炸果子。“我们针对结婚宴、生日宴等,还推出了礼盒包装,就是要让黄墩的这门传统手艺,变得‘高大上’,一直传承下去。”谈起未来的发展,秦绪翠信心满满。
除了炸果子,黄墩镇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焕发出新的活力。近年来,该镇通过申报市、区级非遗传承项目,打造非遗工坊,建设山东手造岚山风物展销区,举办黄河大集等方式,不断加大对炸果子、草(竹)编、农民画、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力度,实现非遗文化的稳步发展。下一步,黄墩镇将在继承传统非遗文化的基础上,着力在创意上下功夫,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将非遗与旅游、创意设计等产业结合起来,形成产业,打造品牌,带动文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