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因城市而兴,城市因文化而名。潍坊人文历史熠熠生辉,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潍坊聚焦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向城市文化根脉探寻,展望城市未来图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守正创新赓续文脉,讲好潍坊文化故事。文化根脉深处的丰厚积淀,一经潍坊这座城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灵动之笔点染,便激活城市基因,进而释放出丰沛的文化活力。
盛会缤纷
更好潍坊气象万千
以“风筝”会友,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首次在春、秋两季举办。在去年秋季首次举办的2023潍坊国际风筝嘉年华上,潍坊风筝大放异彩。
40年展翅翱翔,潍坊以风筝为媒,敞开胸怀,拥抱世界,潍坊的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如今,风筝已成为潍坊最鲜明的城市符号、名片和最具有潜力的产业。在位于坊子区的王家庄子村,风筝生产加工企业已发展到近600多家、网店8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年生产风筝8000多万支、产值2亿多元,产销量居全国第一,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风筝第一村”。
风筝是潍坊的翅膀,是城市的图腾,寄托着潍坊向往远方、拥抱世界的胸怀和梦想。
一场金石盛会,奏响更好潍坊玉振金声的旋律。2023年10月27日,备受海内外金石篆刻界关注的纪念陈介祺诞辰210周年——2023年潍坊陈介祺金石文化周暨陈介祺学术思想与金石文字研究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本届金石盛会是一次重量级的国际金石文化盛会,是讲好潍坊金石故事的生动实践,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体现,推动金石艺术更加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熏染气宇轩昂的精神气度。潍坊历十年之功,设立陈介祺艺术节和陈介祺金石文化周,打造“陈介祺奖”万印楼篆刻艺术大展和万印楼当代国际篆刻精英收藏工程知名品牌,成为国内外公认的金石文化聚集高地和交流中心。
与中国画节双璧同辉,金石文化活动成为潍坊城市文化的代表性品牌,体现了潍坊赓续城市历史文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
潍坊手造
传统文化“出圈”“出彩”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非遗资源丰富,民间有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一代代手工艺人秉持匠心,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在临朐县冶源镇平安峪村,非遗传承人刘岳清成立临朐县老刘家手工编织品加工厂,推出水饺箅子、元宝箅子、盖垫、蝈蝈笼等产品,为30多名残疾人和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年产值近40万元。
有好手艺,还要有展示的好机会。近年来,潍坊市举办“山东手造·潍有尚品”手造文化节、潍坊市城市伴手礼大赛,结合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举办“山东手造·潍有尚品”非遗文创展。在济南的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举办潍美造趣节、诸城绿茶展销活动、临朐二十四节气年画文创产品展销会,不断扩大潍坊手造产品影响力与传播力。
通过一件文创产品,认识一座城。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潍坊厚重绵延的文脉印记是文创产品不竭的源泉。文创品牌“潍物”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笏园,推出“十笏有礼”系列作品;山东峱宝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积极开发“峱宝宝”系列文创产品……一件件文创产品犹如一张张流动的城市新名片,作为伴手礼被送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潍坊的历史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文旅融合
释放独特文化魅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潍坊的文化旅游,让人不得不爱。
去年以来,潍坊市坚持以文促旅,掀起城市文旅消费热潮。潍坊文旅多次“出圈”,2023潍坊新青年音乐节、2023风筝音乐节、起浪音乐节、首届白浪绿洲荷花节暨露营音乐休闲文化节……每场演出都是一个“聚宝盆”,不仅带来直接的门票收入,还直接拉动跨地区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消费,为文旅市场注入新鲜血液,让潍坊塑造了具有年轻气质的城市文化氛围,释放独特的文化魅力,擦亮城市形象名片。
去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在潍坊设立分会场,不仅为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聚势助力、赋能添彩,还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夜经济”的繁荣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和活跃度的重要标志。“夜经济”越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烟火气就越足。去年,潍坊市丰富夜间消费形式,激发消费潜能,打造潍坊夜市的“顶流”——潍坊凤溪地万物集夜市,让潍坊一度成为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向往的“网红打卡地”。
优势凸显
文化精品赋彩潍坊
聚焦潍坊历史文化名人、现代农业发展等资源优势,推出一批体现潍坊风格、潍坊气质的精品力作。
2023年8月7日,纪录片《郭味蕖》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首播。2023年4月24日至26日,三集纪录片《郑板桥》登陆央视纪录片频道(CCTV-9)和央视网。这些只是潍坊推出历史文化名人精品力作的凤毛麟角。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贾思勰、苏东坡、李清照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张择端、郑板桥、陈介祺、郭味蕖为代表的金石书画文化,以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高密剪纸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肉火烧、朝天锅、鸡鸭和乐为代表的餐饮文化,以十笏园、坊茨小镇为代表的百年建筑文化等,在这片沃土上相映成辉,给后人留下丰厚文化遗产。也正是这份得天独厚的历史禀赋散发出的独特历史韵味,吸引了电视剧《红高粱》《大掌门》《南来北往》《青山遮不住》,电影《终极胜利》《父亲的秘密》《海生稻香》等影视剧前来取景、拍摄,让潍坊文化在大众视野和荧屏银幕中大放异彩。
黄河大集
打造文化“两创”名片
2023年初,山东省亮出一张文化“两创”新名片——“黄河大集”。赶一场“黄河大集”,赴一场文化盛宴。过年赶“黄河大集”,不仅有“美食味”,还有“文化味”。“在家门口赶大集,不仅能买到品类齐全的年货,还能免费领‘福’字,看城里来的演员演大戏,真好啊。”临朐县冶源街道冶北村现年70岁的村民高分生高兴地说。
四季轮转,春华秋实。潍坊市搭建“黄河大集”平台,利用市集、展会、节庆等各种活动,通过“文化+旅游+好品+传播”的模式,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为山东好品打开销路。“黄河大集”成为深受年轻人欢迎、充满活力的文化品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日益融入时代、走进生活,潍坊“两创”让更多的传统文化活下来、走下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进一步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了吸引更多人了解、传承传统文化,潍坊正重点在文化“两创”、文旅消费、旅游出圈、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加力突破,推动潍坊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再结新硕果,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续写新的文化篇章。(高文 刘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