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打造“1+2+3”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模式-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2/01 10:06:27
来源:泰安市应急管理局

东平:打造“1+2+3”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模式

字体:

  近年来,山东省东平县应急管理局将加强基层应急物资储备作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联动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实施动态管理,致力打造“1+2+3”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模式。

  健全“1套”体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14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应急物资保障领导小组,强化全县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统筹协调。二是强化顶层设计。编发《东平县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十年规划》,明确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物资储备等重点任务,理顺各部门应急物资保障管理职责,分年度制定工作要点,分阶段抓好贯彻落实。三是强化使用管理。编发《东平县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应急物资管理办法》,明晰应急物资调拨主体,规范物资储备、采购、回收等各环节流程。

  实施“2化”管理。一是信息化管理。大力推广应用省救灾和物资保障管理系统,将11处县级应急物资仓库录入系统并实时更新库存信息,28万余件在库物资实现实时查询、动态监控和在线调拨。二是规范化管理。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建立应急物资出入库、安全巡查等制度,明确物资管理责任人和岗位职责;对物资进行划区分类存放,统一标识,并绘制仓库平面图,便于快速、精准掌握物资储存位置、数量等信息;完善仓储安防、消防、通风、防潮、防鼠等设施,确保物资储存安全。

  构筑“3级”网格。一是部门联防联治。部门协同建成县级防汛、防火、救援、救灾等各类应急物资仓库11处,实物储备达209种28万余件,并坚持“实物+社会化”互补储备,如社会化储备的方便面、饮用水等可保障5000—7000人15天基本生活所需。二是基层群防群治。大力推进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站点建设,立足区位条件、交通运输、灾害特点等实际,建成乡级应急物资储备站14个、村级储备点67个,各类物资均登记在册,14个乡镇(街道)物资前置储备“全覆盖”。三是居民自防自治。编发《东平县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积极倡导居民家庭储备应急物资,并向群众派发家庭应急物资4100余份。(完)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