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惠民: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守护历史文脉-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3/29 15:03:13
来源:惠民县委宣传部

山东惠民: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守护历史文脉

字体:

春回律动,万物复苏。位于山东省惠民县麻店镇大郭村东南200米处,树木挺拔,漫坡状土台伫立其间。台前,45岁的文保员张军立于石碑前,双手摩挲碑壁,眼睛凑近,仔细查看着碑文。2019年,文保员张军担任起了大郭(盖)商周文化遗址的守护者,“自从当上文保员的那一天起,我每天都会步行巡查,越是雨雪天气越不能放松警惕。”

据了解,大郭(盖)遗址南北长115余米,东西宽98米。据钻探,遗址面积为3.5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有石器、骨器、陶器。石器有磨石、方孔石铲;陶器有粗炳豆、鹿角锄等。经鉴定确认系典型的岳石文化遗存。1977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惠民县麻店镇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组建镇、联村、自然村三级文物保护体系,列支专项资金,编制大郭(盖)遗址保护规划,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存续传承。

“不仅是看得见的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也迫在眉睫,特别是文化类非遗项目盈利性较差。为此,我们专门列支资金,对传承人落实特殊补贴政策,鼓励引导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麻店镇党委书记卢勇说道。

惠民县麻店镇的琴书表演始于约1937年,张凤池靠拉坠琴维持一家生计,曾一度流落江南。后其子张万祥秉承父业,开始学习琴书表演,主要表演曲目有《韩湘子挂号》《吕洞宾戏牡丹》《猪八戒耕地》等,后来自学了《姊妹易嫁》《王汉喜借年》,还自编自演了《装灶王》《二姑娘爬院墙》等,足迹踏遍了周边滨州市、高青、庆云、商河等县区。

“为什么我一时慌粗那个认不得,我仔细一看认得了,原来是小孩姑爷王汉喜……”一曲老腔老调的山东琴书《王汉喜借年》在张万祥房屋的上空回荡,回响着时光印迹。

“为提高群众对琴书的了解和认识,近年来,我们多次组织琴书演出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参加农民文化艺术节和各种大型公益活动,增强市级非遗山东琴书的知名度。今后,我们将在传承人培养、品牌提升、作品创新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真正让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互融共促。”麻店镇文化站站长王秋香介绍道。(王震)

【纠错】 【责任编辑:夏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