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获选名单,全国共有54个案例入选。其中由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企业推荐的《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建设实践》案例脱颖而出,上榜绿色低碳案例企业类名单,系该名单中山东唯一上榜案例。这是继《全国首个自主负碳海岛—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入选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后,青岛市绿色低碳典型再次获得全国宣传推广,为行业企业树立了高质量发展标杆。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首个“氢+5G”智慧绿色码头,也是全国首个经行业评审认定的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企业。企业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港口样板工程,探索出一批适用于港口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与智慧港口管理方案,引领未来港口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先后荣获“亚太绿色港口”“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等荣誉称号。
在能源利用方面,推进能源供应、消费绿色低碳转型。企业秉承“应建尽建”原则,完成桥吊机房、仓库、办公楼、变电所等区域光伏建设全覆盖,全港光伏改造项目约8600平方米,年发电能力超过170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0吨。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参与科技部“氢进万家”示范工程,率先将氢动力引入港口大型机械,自主研制国内首台氢动力轨道吊,打造全国首个氢能应用示范港口。开发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能源管理系统,争取能源管理和系统能耗最优化,每标准箱减少约3.5公斤的碳排放量和0.11公斤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在运输和作业方式上,主打智慧和绿色。建成全球首创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示范段),整套系统采用电力驱动,与传统燃油集卡运输模式相比,每自然箱能耗降低50%以上,噪音降低75%,从根源上解决尾气排放问题。首创循环充电技术及系统,打造重量最轻、续航时间无限制的水平运输自动导引车,与整体换电方案相比,对电池容量的需求下降约75%,自动导引车自重下降约15%,电池寿命可达13年以上,极大促进了能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自主研发一体化智能生产管控ATOS系统,全面替换并超越原有系统,实现码头设备作业路径最优、堆场智能选位,结合堆场轨道吊双吊具作业模式,极大降低能源消耗。(吴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