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小工坊”托起“共富梦”-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5/23 17:12:56
来源:安丘市委宣传部

安丘:“小工坊”托起“共富梦”

字体:

  制衣工坊产销两旺、风筝工坊产品俏销全国、工艺品工坊捻花出口挣外汇、盖垫工坊让老人有事做有钱挣……在山东安丘,一个个共富工坊体量不大,却使从业群众和村集体有了稳定的收入,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位于安丘市区东部的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区域面积97平方公里,辖58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2万,区位比较特殊,推动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面临诸多挑战。

  针对辖区村庄群众致富门路少、集体增收渠道窄,一些宝妈及老人赋闲在家、郊区农民土地减少增收困难等实际问题,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通过党建统领、分类施策,全域推进建设共富工坊,一个个“小工坊”托起了“共富梦”,带动了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党建引领 已建设共富工坊26个

  5月3日,在胜利何家屯村欣鸢风筝加工生产基地,宽敞的加工车间里满是加工材料、半成品和成品风筝,几名工人正在忙碌着。经过12道工序,一只“多尾彩条”放飞风筝才算加工完成。在另一侧的风筝展厅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成品风筝,仅龙元素的风筝就有十多种。

  “这里的风筝分放飞和文创两类共60余种,年加工30余万只,主要通过潍坊王家庄风筝交易市场销往欧美和中东地区。6名工人都是本村村民,上班方便,在不耽误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情况下,月收入三四千元,村集体也通过场地入股的方式获得收入。”欣鸢共富工坊负责人吴西华说。

  在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的“产业集群展厅”,集中展示着辖区企业生产经营、产品以及用工需求等情况。中心党委定期组织村干部、社区干部到企业实地参观,推动村企交流对接,寻找合作机遇;中心党委还牵头建立“共富工坊”项目储备库,帮助挖掘各村在手工制作、种植养殖等方面的老传统、老技艺,盘活利用村集体闲置房屋、低效土地用于建设工坊,让有一技之长的人就业增收。

  “中心党委探索建立了‘工坊+村集体+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每年按工坊盈利的10%获得分红,并将工坊运营、产业效能与村干部绩效考核、评优挂钩,从而调动村干部积极性。”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党委副书记田国亮介绍,通过上联政策、内联资源、外联市场,目前已建成针对老年人、居家妇女、青年人、农民、残疾人的五彩共富工坊26个。

  群众家门口就业 带娃和上班两不误

  在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田戈社区周家田戈庄村村委办公楼四楼西区,拥有20台电动缝纫机的服装工坊已经小有规模。闫玉美等二十几名女工不出小区在这里上班,每天到学校接送孩子、到工坊上班挣钱两不耽误。周家田戈庄村原先属于城郊接合部,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村子拆迁改造成了城中村,群众大都经商和在外打工。为了给村民寻找在家门口挣钱的门路,村里腾出村委办公楼四楼,投资十几万元购买安装了设备机械,创办了服装工坊,吸引一些居家妇女在家门口务工。同时,设立“四点半托管”室,作为孩子放学后的自习场所,解决工坊职工的后顾之忧。

  为促进就业创业与共富工坊建设深度融合,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党委通过组织“社区微业”进社区活动,对城市小区居民等各类就业群体开展面点、保洁、育婴、捻花、养老护理等多方面的技能培训,提升社区群众的就业创业技能。自2023年下半年至今,已开展就业培训10期,惠及群众1000余人。

  位于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安慈残疾人创业基地一楼的快递包装中心里,几位残疾人正忙于快递封装。安慈残疾人创业基地的负责人韩方钦介绍:“我们基地设有电商、服装、包装、手工制作、日间照料、康复推拿等多个项目部,对残疾人因人施教,边培训边就业,年人均增收10000元。”

  农文旅融合 田园工坊助农增收

  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充分发挥山(青云山)水(青云湖)及城郊村的资源区位优势,通过全方位服务,全域化推进农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让“田园”成为推动村强民富,实现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工坊”。

  “近几年,我们青云小镇联合党委围绕千亩梨园做大‘田园工坊’,每年举办梨花节、采摘节、烧烤节,吸引游客30多万人;整合土地资源,发展休闲农业、采摘游、城市菜园、儿童研学等农文旅项目,吸引城里人来这里打卡消费,村民收入年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走出了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成功之路。”说起农文旅融合增收,西许戈村党支部副书记马志海深有感触。

  走进位于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青龙湖路以西的山东青云田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大棚区,大棚里的草莓还没下市,“冰糖籽”西瓜、“博洋”甜瓜就已经收获在即。园区负责人梁明说,这些瓜三五天就成熟上市,并已经以15元至20元每公斤的价格全部预订出去了。

  “山东青云田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占地面积3160亩,包括农业生产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普教育区、农事体验区、农产品深加工区、仓储物流区六大板块,形成一个大的‘田园工坊’。公司通过‘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将农业新型技术、农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同样的一块地,在这里,农民能种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效益。”梁明介绍说。

  今年以来,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积极探索全新的共富工坊运营管理模式,在为辖区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休闲农业、采摘游等农文旅项目,最大限度增加农业的产出效益,让群众的共富之路越走越宽。(完)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