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品牌便利店超1250家,谁能抓住人心?-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5/24 10:34:36
来源:齐鲁晚报

济南品牌便利店超1250家,谁能抓住人心?

字体:

  面对白热化的竞争,便利店打起价格战。

  5月21日15点,街上的人不算多,张大力(化名)正坐在自家店门口的躺椅上刷手机。见记者路过门口停住了脚步,他热情地打了个招呼,询问有什么需要。

  今年四十多岁的张大力,在济南泉城路商圈经营着一家30多平方米的便利店,开业已有七年。聊起生意如何,张大力感叹道,“赚还是赚的,就是比以前少了,你看,光这条街上就有八家便利店。”

  张大力的便利店位于济南老城繁华地段的泉城路商圈里,周边有不少酒店、写字楼、小吃街,走几步就是济南世茂广场。好的地段,往往是商家必争之地。顺着张大力的手指看过去,不足300米的街上两侧开了多家便利店,包含7-11、橙子便利、倍同等不同品牌。记者在地图软件上搜索发现,在张大力门店所在位置一公里内,有70多家便利店,几乎是一场贴身肉搏战。

  “人流量总共就这么多。”张大力说,最初开店时只有他和一家橙子便利,虽不能算平分天下,但一年到头兜里落个十几万元也不在话下。奈何好景不长,从2019年起,越来越多的“对手”在张大力身边冒了出来。

  对此,在济南CBD中央商务区开便利店的老刘也深有感触。他的便利店处在写字楼办公区,多家便利店在楼宇间“短兵相接”已是常态,一栋楼下就有罗森、友客、橙子三家。

  “咣咣咣……”听着不远处又有装修的新便利店,听说还是个大牌子,老刘心里的危机感又重了一些。“大家最怕的就是周围又有新的便利店出现。”老刘坦言,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无论是平均单店销售额,还是平均单店覆盖的人口,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写字楼周边几乎没有固定客户,各家都是以路过的人群为主。晚上和周末基本没啥人,也就赚个白天和工作日的钱。”

  根据济南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市品牌连锁便利店数量超过1250家。

  成本水涨船高

  好的地段,稳定的客流一定少不了,因此,房租高也是个难题。张大力的店面虽只有三十几平方米,但在寸土寸金的泉城路商圈,一年房租也要十五万元。

  张大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房租平均一天400块钱,加上电费、物业和人工成本,一天最少要赚700元才能回本。便利店做的都是小本生意,烟酒、日用百货虽然利润稍微大一些,但和饮料、油盐酱醋等利润低的产品一平均,毛利只有15%左右。如果要赚回成本,日营业额至少要达到5000元。

  “店铺越大,成本越高,品牌便利店都是四个人轮流干,每月光人工成本就要两万元。”为了节省人工成本,张大力并没有雇店员,一个人从早晨8点干到次日凌晨,除了春节外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张大力介绍说,来的基本都是年轻人,再加上附近有酒吧,晚上的生意略好一点,平均下来一年能赚个几万块钱。

  在记者与张大力聊天的半个多小时里,仅有两名顾客进店消费。其中,一位购买了一瓶15元的二锅头,一位购买了一瓶5元的饮料。

  90后便利店店主李寒(化名)把店开在了济南东部一家社区的临街底商,旁边既有写字楼,也有居住区。相比热门商圈的高额租金,她感觉一个月7000元的租金还算划得来,加上物业费、水电费、人工成本等,每个月的成本大约在两万八千元。

  因为背靠居民区,她在店内增加了蔬菜、水果、小吃等品类来拉高毛利。李寒坦言,毛利按最高30%算,一个月要赚九万多元,每天要赚3000多元才能回本。夏季有冷饮和水果带动销售,日营业额有时能过万元,冬天生意则要冷淡一些。“看着天天来买东西的人挺多,但也只是表面风光。养家糊口是没问题,想做成大生意还有点困难。”

  “生鲜都是自己从七里堡批发的,不像那些连锁大牌子有供应基地,进价低了,利润也比咱高点。”李寒坦言,生鲜产品的进货成本与周转率和损耗有关,运营不善成本就会增加。

  供应链的问题,同样困扰着张大力。“比如说,橙子便利这么多店,进一批水一千瓶分给不同店,肯定比咱一家店进五十瓶水要便宜。”张大力直言,品牌便利店有资本加持、专业运营和供应链优势。

  让张大力、李寒等店主“眼红”的大牌便利店利润咋样?据业内人士介绍,像7-11、橙子便利、罗森这类的连锁便利店,鲜食盒饭是盈利关键所在,占便利店毛利总额的30%-50%。不过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人工成本也比较高,在去除正常损耗外,利润能维持在33%左右。此外,连锁便利店的自有品牌商品也能创造较高的利润。

  谁能抓住人心

  除了竞争激烈,在济南CBD中央商务区开便利店的老刘看来,人员流动性大、消费降级和网购也都是影响生意的原因。“现在还能赚钱就已经很知足了,新开门的挺多,有些同行扛不住冲击,关门歇业了。”

  “除了同行,社区团购和零食折扣店也来分蛋糕。”李寒直言,他们通过压缩厂商、渠道和终端三个层面的利润,产品价格相较其他渠道具有更多的价格优势。

  记者看了看部分便利店商品的价格,大多都比线上平台和零食折扣店贵20%以上。比如在零食折扣店8.8元的一款巧克力,到了一家品牌连锁便利店的货架上,身价就涨到了14.5元。

  相比做大做强,现如今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是摆在不少便利店面前的首要问题。近几年,随着橙子便利、7-11、便利蜂、罗森等一众新锐势力入局,济南便利店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比装修、拼店面数,价格战也打得火热。

  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教授认为,从近几年不少便利店开业引起市民购物热潮的现象可以看出,便利店在济南有很大的消费潜力。济南便利店市场发展至今,比拼的是价格、质量和服务优势。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不少便利店门前打出了促销优惠的招牌,买一送一、满38减10、特定商品三折、限时抽免单等优惠活动。甚至,有不少商品价签上的“线下专享价”和线上价格出现了倒挂的现象。

  与此同时,各家便利店开始集体“触网上线”。外卖平台、小程序、微信群……种种增量变化,保证小店能有更多钱可赚。另一方面为了盈利,不少品牌也在拼命开发自有产品和特色服务。罗森的冰皮月亮蛋糕等甜品,7-11的三明治、仲家汇的滕州辣子鸡拌面……有些店内还提供各种诸如雨伞租赁、复印传真、快递寄存等服务。

  “客户就这么多,大家都在抢,就看谁能抢到客户了。”李寒说,在便利店如何获得更多客户的这条路上,大家都在努力摸索着。

  虽然济南便利店市场不断迎来新品牌,但并不适合盲目跟风入行。“便利店对于一些想要找点事做的人来说,几乎是零门槛,特别是加盟,只需要准备好钱,选址、装修、进货和人员培训都有专门的人来负责。”在济南区域有多家连锁便利店的业内人士解释说,便利店赚钱与否靠的是老板的经营能力,以及长期经营积累下的经验和人脉,这也是不少便利店在激烈竞争下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