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起步区崔寨再生水厂变身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5/25 18:40:18
来源:济南起步区融媒体中心

济南起步区崔寨再生水厂变身科普教育实践基地

字体:

办公楼前,植被郁郁葱葱,一汪澄净的潜流湿地分布其中,如果不是工作人员介绍,根本看不出这是一座隐藏在地下的再生水厂,地面部分俨然就是一个开放式公园。

日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节水综合示范及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在崔寨再生水厂揭牌。据悉,该基地集污水再生利用和节水科普功能于一身,再生水厂所处理的污水主要为比亚迪起步区项目工业污水和部分生活污水,目前日处理能力为1万立方米。

4个月建成,集多功能于一身

作为起步区第一个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崔寨再生水厂具有典型的示范性,地下为污水处理设施,地上为节水展厅和全开放式节水公园。起步区节水综合示范及科普教育实践基地,以节水展厅、节水公园为主体,以崔寨再生水厂为重要依托。

分布于地面的节水公园,可直观呈现节水及再生水利用效果。微风吹拂下,潜流湿地水波荡漾。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清澈见底的水,是从地下再生水厂而来的净化水,两者已形成内循环。湖边郁郁葱葱的植被,每天的灌溉用水也来自地下再生水厂。整个公园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设施,从建设到运维全过程贯穿节水理念,且注重生态雨水管理,建设地上海绵设施,通过透水铺装和收集设施,提高地下水补给。

公园对面就是节水城市展厅,以知识问答、互动、沙盘模拟等形式和以水为元素的丰富视觉体验,构成节水特色科普空间。漫步于展厅,不仅能获取节水知识,也能深入了解起步区在农业、工业、生活节水及污水再生水处理等方面的节水亮点举措。按照计划,下一步,节水展厅将面向广大群众开放。

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分布于地下,从地面的集成中控系统,可实时查看再生水处理的情况。污水处理采用AAO+MBR处理工艺,能够确保处理后的高品质再生水用于绿化浇灌、工业用水或生态补水等,形成闭环经济模式。

“该项目高度契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规划总规模为日处理12万吨,现建成投产的一期规模是日处理4万吨,占地约4.04公顷。正常这样的项目建设周期需要1年到1年半,而该项目自开工到封顶仅用了4个月时间,刷新了地下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单位——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副总经理李志表示,再生水全地下处理,不仅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同时能减少噪音和异味影响,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

起步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史海成表示,节水综合示范及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正式亮相,标志着起步区节水管理、节水宣传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将对起步区乃至济南市提高公众节水意识、推广节水技术起到重要作用。

“起步区承担着打造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试验区和示范区的重要使命,节水综合示范及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的建成,将有力促进节水宣传工作在起步区、济南市的开展,更好发挥起步区示范带动作用,打造城市节水典范引领高地,意义十分重大。”山东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傅维香表示,希望基地建成后尽快向公众开放,加强运行管护,打造成济南市节水宣传主阵地。

2025年,起步区再生水利用率可达60%以上

崔寨再生水厂可谓起步区推进节水政策落地生根、走深走实的关键举措。

据了解,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唯一支持设立的实体性新区,起步区自建区以来始终秉承“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发展理念,围绕“打造节水典范城市示范引领区”这一目标,将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出台了一系列节水办法,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

傅维香建议,在做好节水工作和示范宣传的同时,应以再生水利用为重点,加快推动节水产业发展。衔接再生水产业与供排水产业,促进一体化发展。

起步区正加快推动再生水的利用。起步区管委会建设管理部水务园林办公室主办王宜新表示,在配套建设方面,起步区以新区建设为契机,全面实施再生水利用管网建设工作,依托区内在建道路工程,敷设再生水管网130余公里。2024年,起步区还将启动引爆区再生水厂、太平再生水厂、孙耿再生水厂等项目建设,建成后,将新增再生水供给能力18.5万立方米/天。预计2025年,起步区再生水利用率60%以上,成为全市节水新高地。

“当前,起步区处于成形起势的关键时期,区内大量工程项目落地实施建设,开展各行业、各节点的全过程节水工作,是加快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史海成表示,下一步,起步区将以本次节水综合示范及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建成为契机,全面落实节水理念,抢抓建设国家节水典范城市的重要机遇,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开创节水工作新局面。(完)

【纠错】 【责任编辑:夏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