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16家博士后工作站竞相落户的背后-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5/27 16:08:44
来源:大众日报

济宁高新区:16家博士后工作站竞相落户的背后

字体:

  近日,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文件通知,浩珂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成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这也是落地山东济宁高新区的第16个博士后工作站。

  从2003年的第1家,到今天的第16家,济宁高新区何以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博士后工作站竞相落户的“洼地”?日前,记者在全省首推的青年人才“微生态”建设试点中窥得了一丝端倪。

  去年年中,江南大学博士龙凌凤正式加入胜利生物博士后工作站,很快,她便找到了个人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菌种选育和工业底盘细胞设计与企业航天育种实验的结合点,并通过对返回地面的工业微生物菌种进行了多代筛选培育、优中选优,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突破性优良菌种,最终形成了基于航天育种的肉桂链霉菌数字化发酵集成平台。在龙凌凤看来,她之所以能够迅速进入角色、找到自身发展定位,除得益于校地企三方的通力协作外,还与济宁高新区营造的青年人才发展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激活“人才引擎”。其中,青年人才作为未来发展的生力军,更是必须积极主动争取的关键资源。

  为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聚集区,济宁高新区大胆创新思路,主动应对青年人才发展的“悦来”“悦居”“安业”“安心”四个标志性诉求,首次提出了“人才微生态”概念,以全方位的细致服务支持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在济宁高新区心无旁骛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

  作为一个加速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济宁在争取青年人才方面并没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深谙此理的济宁高新区选择以“悦来”政策为先导,制定出台了《济宁高新区引才工作站和引才大使管理办法》《济宁高新区鼓励社会力量引才实施办法》,鼓励用人单位、中介机构、社会组织或引荐人通过市场化手段培育、引进各类人才。目前,已在山东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2家高校和法国里昂建立了3家引才工作站。与此同时,探索成立共享培训中心,联合20家单位组建高层次人才引智联盟,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智库合作,分层次分类别建立300名讲师库,实现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为充分发挥平台对青年人才招引的吸附作用,我们还创建了济宁产业研究院、中科先进院济宁分院、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等30余家高端研发机构及16个设在企业内部的博士后工作站,通过“人才+项目+平台+投资”的模式,新引入各类重点项目35个,集聚紧缺青年人才1.5万余人。”济宁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青年人才工作负责人廉克表示,先“安业”才能“安心”。

  “本着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选才思路,我们还鼓励青年人才自由组队,在重大科研项目、核心技术攻关中‘揭榜挂帅’,以挑大梁、当主角的青年担当释放人才势能。”廉克表示,全方位满足青年人才的“关键小需求”才能更好拴心留人。“微生态”建设充分考虑到了青年人才在衣食住行、社交联谊、技能提升等方面的诉求,创新推出了“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居有善所”等工程,并高标准建设“蓼河国际英才赋能中心”,一站式解决人才工程申报、商学院人才培训、校地企联合攻关等问题,取得了显著效果。

  日前,济宁高新区的创新实践被省人社厅认定为全省首家青年人才“微生态”建设试点,相关经验正在全省进行推广。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