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首只“东营籍”朱鹮宝宝破壳-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5/27 16:06:23
来源: 大众日报

黄河三角洲首只“东营籍”朱鹮宝宝破壳

字体:

  体重59.27克!5月23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只人工孵化的朱鹮宝宝在山东东营成功破壳!目前,朱鹮宝宝身体各项指标正常。

  这只黄河口朱鹮宝宝父亲编号020,2020年出生于河北北戴河,母亲编号B42,2018年出生于陕西洋县,4月26日产卵,4月28日开始人工孵化,5月22日21点左右开始啄壳,5月23日19点破壳而出。朱鹮破壳过程一般为三四十个小时,该朱鹮宝宝仅用时22个小时。

  截至目前,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发现鸟类373种,是东方白鹳全球重要繁殖地。山东是朱鹮历史分布地之一,为实现朱鹮重现历史分布的设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朱鹮再引入工作纳入规划。通过前期的专家论证和实地调研,确定朱鹮可以在黄河三角洲生存和繁衍。

  2022年12月中旬,自然保护区分别自陕西洋县引进20只朱鹮、河北北戴河引进10只朱鹮。在3300平方米的野化训练基地里,设置了盐沼、芦苇、灌木等,模拟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进行野化训练。据介绍,经过一年多的野化训练,朱鹮已经适应了黄河口的气候环境和食物,种群状态良好。今年3月,朱鹮进入繁殖期,共有七巢朱鹮筑巢繁殖,自然保护区采取人工繁殖与自然繁殖相结合方式开展朱鹮繁殖研究。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