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5/27 10:32:54
来源:济南日报

山东济南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

字体:

融合发展的泉城乡村焕发勃勃生机。

  一片片进入灌浆期的小麦籽粒渐渐饱满,丰收在望;平阴玫瑰、长清绿茶、莱芜生姜等一批批“小特产”变身“大产业”,造福百姓;蔬菜大棚连片成方、农村路网四通八达、美丽乡村景美人和产业兴……走在济南广袤乡村间,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生动呈现,乡村振兴下的泉城大地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

  济南扛牢省会责任担当,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合力攻坚、勇探新路,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乡村产业不断壮大,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2023年,济南市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3.4万亩,在山东省率先实现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域全覆盖。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总产量达到302.9万吨。4类6个品种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目录、种类数全省第一,高油酸大豆、长童期大豆先后获得全国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累计建成249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235个省级和美乡村,打造1500个数字村庄,实现清洁村庄创建全覆盖。在1523个村展开“三变”改革,全市年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79%。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聚焦在“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中立起省会标杆,加快建设中国北方种业之都、实施“泉韵乡居”创建十大行动、“三变”改革覆盖全市50%左右行政村……济南沃野乡间奏响振兴强音。

  聚焦农村有看头

  乡村“三变”迎来幸福“蝶变”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的有效途径。

  在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水河村,伴着清晨微风,62岁的冯启福走出家门,来到园区开始清扫道路。背井离乡务工多年,他没想到有一天能在家门口上班。

  水河村共65户、203人,曾一度因交通不便、环境闭塞、产业薄弱,村民们纷纷外出打工,导致老宅闲置,土地撂荒,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水河村“两委”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三变”改革相结合,创新党建模式,以“小河汇海”的理念探索“党员小巷、书记大街”的党建街巷工作法,村内街巷由党员包挂、党组织书记统筹,村干部对街巷环境卫生、文明乡风等具体事务分包负责,硬化了道路,街巷环境卫生得到了改善,一切都在慢慢发生改变。

  在治理村容村貌的同时,水河村利用闲置老宅发展民宿,引来了企业,建设百蔬园、百草园等科普教育项目,并融合非遗传承、礼仪修习、乡村记忆,打造乡村“十八作坊”,形成“一房一院一地一景”文旅康养特色体验。水河村创新推出“重走长征路”红色研学游、露营游等多元化旅游线路,村里的闲置老宅、撂荒土地摇身一变,成为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和非遗工坊,休闲农旅新模式正在这里成型。2023年村集体收入突破60万元。

  近年来,济南市把全域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让农村沉睡的集体资产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

  如今,济南市已在1523个村展开“三变”改革,年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79%。今年2月份,济南市举办了首次“三变”改革百村分红大会活动,102个试点村参加活动,6.1万入社成员获分红6094万元。

  今年,济南市计划每个涉农区县至少选择1个街道(镇)全域铺开“三变”改革,“三变”改革覆盖全市50%左右行政村。推动组建市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运营机构,健全完善交易规则,持续拓展交易品种,建立市场监测评价标准,进一步推进各类农村产权交易“应进必进”。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今年,济南市聚焦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将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集中整治城市出入口和国省道、高速路沿线785个重点村庄,建设好总投资4800余万元的40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巩固清洁村庄创建成果。深入实施泉韵乡居创建“十大行动”,资源统筹、项目配套、一体打造18个泉韵乡居示范片区,全市省级以上和美乡村示范村达到380个以上,新增数字乡村500个,重点整治提升“泉水村落”169个。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济南市明确,抓好国家级、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稳定在90%以上和97%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让乡村更美好!”是初心,也是使命。“美美与共”融合发展的泉城乡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向美而生。

  聚能农业有奔头

  构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系统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对于我们这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

  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万亩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沿途川平野阔,阡陌纵横,一片美丽的田野映入眼帘,微风拂过,麦浪翻滚……一幅丰收在望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眼前这一万亩土地,竟无需一人劳作看管。该示范区优化布局田、林、路、渠、机、电、井等基础设施,植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配套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田间工程,从“智能、高产、减损”等多方面实现中国领先。

  “目前,我们实现了粮食生产全过程减损5%,提升粮食亩产15%,降低化肥、农药等农资消耗30%,可使种粮农民每亩增收300元。”济南城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蕾介绍说。

  从种子选育到生产管理、从收获到储藏……智慧农业系统充当了农作物“耕种管收”过程中“全能管家”的角色。从“靠天吃饭”到“提前预测”、从“靠经验”到“靠数据”,希望的田野上正发生着深刻变革。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生产能力的关键。

  近年来,济南市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首要任务,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建成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30万亩。特别是去年以来,聚焦“谋、统、建、管”4个环节重点发力,着力打造“泉城良田”品牌。今年,济南市将以“泉城良田”品牌打造为主线,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突出重点内容、细化进度安排、完善保障措施,全面提升建设质量和管护水平,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持续增强乡村的内生动力、自我“造血”能力,必须把“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实际学习好运用好发展好,着力构建“高素质农民、特色产业、优美生态、乡土文化”为主要支撑的内生动力系统。

  聚力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济南市将全力推进产业化项目建设,围绕粮食、果蔬、畜禽、都市休闲农业等方面“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加快全产业链提质增效,打造十大农业产业集群。选树60家领军骨干企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30家以上,规上农产品加工营业收入达到620亿元。有序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强县建设,争取更多“国字号”、“省字号”项目(荣誉)落地济南。为持续做强农业品牌,济南市计划推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协同发展,新认证10个以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泉水人家”授权企业及产品累计发展到120家、360款以上,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不低于98%。

  如今,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乡村建设塑形、运营赋能,宜居和美的乡村面貌,让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得以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聚力农民有甜头

  账上有“余粮”日子有底气

  实现生活富裕是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乡村的振兴,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更是空中楼阁。

  眼下,正是樱桃成熟上市的季节,在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的樱桃种植园里,枝头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分外喜人,吸引了不少客商前来采购。

  山东省淄博市客商郭玉芬告诉记者:“这边的樱桃口感好,品相也好,积累了很多老客户,我们每年都是提前从这边预订,你看这一大片都是我们早就定制好的。”

  茶业口镇的樱桃种植历史可追溯至300多年前,樱桃种植户有330余户,形成了万亩樱桃种植园区,是名副其实的“樱桃之乡”。

  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振广生态农场负责人朱振广说:“我是从2008年开始回家乡种樱桃的,现在流转了30多亩地,全部种的樱桃。我们采用水肥一体化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先进的微喷灌溉设备,精细化管理,所以咱们樱桃品相好,品质高,现在每亩产量1500余斤,市场价能在20元左右,线上线下销往山东各地以及江苏、上海、北京等地。”

  自2006年以来,莱芜区已经连续举办十六届樱桃文化旅游节,通过樱桃采摘、引资会友,深入挖掘特色旅游资源。

  茶业口镇党委书记董涛说:“我们通过抓好樱桃文化旅游节的有利契机,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卧云铺等国家级传统古村落资源,推出研学品牌,打造集古村落观光体验游、特色美食体验游、民俗文化游、露营游、研学游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去年全镇累计接待游客6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余万元。”

  农民账上有“余粮”,日子过得有底气。

  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民农村增收?济南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防返贫监测帮扶动态清零,持续打造729个监测帮扶示范村,落实技能培训、以工代赈等政策,吸纳脱贫群众就地就近稳定就业。高质量推动产村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千村提升”工程,统筹整合“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千企兴千村”、衔接资金等政策,扶持惠及900个村以上的联村共富项目,力争“千村提升”工程帮扶村年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的占比达到70%以上。

  如今,济南乡村处处蕴新机,广袤田间大有可为。在这片广阔天地,济南聚焦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在实践中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夯实基础支撑。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