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生态农场绽放“致富花”-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5/29 17:18:34
来源:安丘市委宣传部

安丘:生态农场绽放“致富花”

字体:

  近年来,安丘市聚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推进生态农场建设为抓手,打造全域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力推动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家门口的生态农场 农民就近就业增收

  在位于安丘市凌河街道西儒林村的鑫汇海果蔬种植家庭农场内,工人们正在忙着搬运蔬菜苗,大家分工合作,现场繁忙而有序。

  “工人一般是附近的村民,一天工资160元左右,自家地里的活也照样干。农场还与周边农户签订农产品代销协议,在家就能把钱挣了。”据西儒林村村支部书记贾胜然介绍说。

  该农场串联生态温室大棚、农产品加工、出口贸易等要素资源,种植的生态西红柿、青椒等20余种农产品直供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平均售价高出传统农产品20%以上。同时,农场与周边农户签订回购订单,为农户提供大头菜、大姜等作物种苗和免费技术指导,仅大姜一个品种,带动农户种植600余亩,亩均收入超过4万元。

  目前,安丘市创建合力牧业国家级生态农场1家,长生源生态农场、长兴农场等省级生态农场2家,孟戈蔬菜专业合作社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智慧生态农场 激活乡村共富“新引擎”

  安丘市依托全市大数据平台,积极探索“大数据+农业”深度融合新路径,通过为农业发展各环节嵌入“智慧芯”。

  在长生源家庭农场的大姜智慧大棚里,农场管理员孙夕平正在通过手机查看大姜的生产情况。“像浇水、控制温度等,全是手机自动化,我一个人就能操作100亩。”孙夕平说。

  一部手机就能管理好大棚,得益于农场插上科技的翅膀。1200亩的农场管理仅需12名工人,实现了智慧农业生产的远程遥感、实地监控,用数字化手段解决了“无人种地、不会种地”的难题,传统农业因科技悄然而变,让生产更高效,让种植更精准。

  近年来,安丘市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推动农业标准提升、科技支撑、开放引领和融合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模式,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用“生态牌”擦亮“土特产”金字招牌

  在石堆镇东前孟戈村的雅茹家庭农场内,种植的胡萝卜长势旺盛。“我们的蔬菜通过了国家有机认证,所有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生产要求进行管理。”雅茹家庭农场负责人王雅茹说。

  目前,该农场向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年供货量达1500吨以上,其中,有机土豆常年销售价格较普通土豆价格高出4倍以上。安丘生态农场的“生态认证”,确保了农产品的优质优价。

  安丘市参与制定了全国首个生态产品评定标准,率先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码、生态原产地码“双码”认证,并将生态标准、区域循环等发展理念导入农场建设,打造了安丘大姜、柘山蜜薯等30多个有“老味道”“新标志”的生态农产品。

  目前,安丘市储备绿色、有机农产品110个,生态大姜、石埠子草莓、柘山蜜薯3个农产品被认定为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价值突破216亿元。(刘雪玲 李楠)(完)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