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清晨,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城西街道龙泽园社区一角,杨荣正与几名街坊热情攀谈,众人身后的这处“口袋公园”成了当天的话题。
“以前,这里曾是一处人见人嫌的垃圾场,自从改造成了公园,我们的社区一下子精神了不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问及身处眼前这处“口袋公园”的感受,杨荣笑着说:“有一种幸福叫作公园就在家门口。”
原来,位于李家窑中街的这处路边游园,是2024年城西街道打造的“口袋公园”之一。据龙泽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隋春原介绍,一年前,这里还是一处堆满砖块瓦砾的建筑垃圾场,龙泽园社区在了解到居民强烈改造需求后,对150余平方米的闲置土地重新平整绿化,“垃圾场”华丽转身“口袋公园”。
如今,裸露的地面被草坪覆盖、干净整洁,鲜花、绿树、景观石相互映衬、错落有致,附近居民站在家中阳台或是散步途中便可赏花看景。
让社区“边角地”焕发新生的,还有城西街道大辛社区。在大辛花苑小区,一个个由彩绘轮胎制作的创意花架,或悬挂墙上,或有序摆放在空地上,盛开的月季、长春花放置其中,为小公园增添了明媚色彩。
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创意景观均是由社区热心居民自发设计建设。石凳、健身器材、花草、彩绘轮胎的创意组合,不仅提升了小区颜值,还成了居民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2024年以来,城西街道通过挖掘、拓展社区“边角地”空间更多功能性,致力做好社区治理大文章,将人文关怀融入城市空间之中,让社区“边角地”变为居民生活与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使老街区不断焕发新生。
据城西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张海锋介绍,微更新、微改造、微创意,是挖掘土地潜力,激活社区空间活力的有力抓手,有助于城市“边角地”空间的再生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老旧社区拓展社会公共空间,功能性是第一位。通过对社区‘边角地’空间的挖掘和打造,形成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公共服务空间,才能使得居民的生活更宜居、更幸福。”张海锋说。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城西街道的14个社区均已建成了“口袋公园”。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同时,引导热心居民共同参与后期管护,为“方寸之地”增添了文明和谐之景,让共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姜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