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创新思路、细化措施,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动安全防范关口前移,实现电气焊作业全流程、全链条、全周期智能化管理,坚决防范违规电气焊作业事故。
全链条落实责任。区安委会办公室高度重视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工作,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全面压实责任。研究出台《全区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平台建设推广方案》,建立“日调度、日研判、日通报”工作机制,倒逼各级各部门责任落实、措施落地。多次召开专题推进会,研判分析难点漏点。制定《区电气焊作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试行)》,进一步健全和规范电气焊作业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全覆盖加芯赋码。坚持“摸排+建账+宣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一体化摸排,分行业分领域对全区电焊作业场所、人员、重点单位以及电焊机的规格、类型、数量等情况进行2次全面摸底排查。对个人设备、流动作业等重点、难点进行重点摸排,“清企扫铺”,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区政府筹措资金60余万元,专款专用电焊设备“加芯赋码”,按照“先易后难”“先企业、后个人”“先集中、后分散”的“分步改造”建设模式,应装尽装、应改尽改,政府购买服务,安排5个安装小组采取统一集中安装和上门安装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推进电气焊设备数字化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全方位优质服务。免费安装、免费培训,秉持“边安装、边培训”原则,同步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让作业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操作流程,确保安后即用。为每台电焊设备量身定制专属“身份卡”,“一机一卡”,涵盖芯片编号、二维码、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等信息,加大安全常识、事故警示宣传频次,实行作业安全提醒,全过程优质服务。
全过程强化监管。依托“山东好焊”智能化监管平台,把全区涉焊企业类型、所属领域、行业类别、所属区域、空间地理数据等标签,搭建“监管一张图”,实现“一图展示、统计分析、趋势研判、决策支持”,关键信息全量可视化展示,对异常信息精准化分析,有效推动节假日期间“两禁止一严控”等制度措施落实,与监管执法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电气焊违规作业、无证上岗、人机失管等问题开展精准排查打击,推动全区电气焊作业从“以人管人”向“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转变,逐步压缩电气焊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空间,有效杜绝电气焊作业违规违法行为,降低电气焊安全隐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