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细化治理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山东省昌邑市聚焦城市日常管理,在服务上下足“绣花功夫”,加快提升城市品质,热切回应群众期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以前想买点蔬菜水果,要跑出好几里路去。现在好了,早上出去几分钟就买回来了。”提起家门口新设立的马路便民市场,家住昌邑市旺族家园小区的于洋最大感受就是买菜方便了,生活便利了。
聚焦群众诉求,提升民生温度。近年来,昌邑市不断优化摊点布局,根据人口居住现状、市民购物便利、经营类型特点等,先后设置错时市场、便民市场、疏导点和夜市等共45个,摊位1000余个,另有“三修”类摊点34处,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购买需求的“肠梗阻”问题。
马路便民市场的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根据市民需求灵活变通,不断地调整营业时段和位置。在昌邑市文昌南路,错时市场的设置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摊贩无处经营的窘境,得到了附近居民的好评。但该市场经营一段时间后,许多市民反映其经营时段是中午和傍晚,正是下班时段,附近居住小区出入口经常堵车。
收到群众诉求后,昌邑市充分调研论证,与小区西临商铺恒鼎新都汇管理方进行协商,将文昌南路便民市场摊点全部搬迁至恒鼎新都汇内街经营,让出交通要道,还路于民。目前,恒鼎新都汇便民市场摊点达到300余个,成为昌邑市最大的马路便民市场,满足了市民与菜农的购销需求。
城市店铺林立,如何选址经营成为商贩们所关心的问题。有的店铺装修完刚开始营业就收到噪音投诉,只能被迫迁址,不仅浪费时间,还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昌邑市推出新举措,变后置执法为前置服务。“我们制作了‘温馨提示贴’,在新建沿街店铺上进行张贴,将可经营范围及项目、广告备案等注意事项告知想开店的群众,让其在选择沿街店铺时有的放矢,避免造成损失。”该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王绍林说,沿街店铺噪音扰民类投诉与同期相比下降70%。
未成年人与城市管理息息相关。昌邑市组织开展关爱保护未成年人活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规范提升,重点对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乱扯乱挂等不文明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取缔学校门口摊点。在部分中小学校门口两侧人行道上划出学生专用通道,作为重点区域实行重点管控,以确保学生上下学道路畅通。
进社区是了解民生诉求的重要通道,反映的问题都是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更是城市管理的重头事。昌邑市党建引领汇聚城市基层治理坚强合力,组织相关街道和部门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活动,实现以城市管理小切口推动民生服务大提升。目前,该市20个社区已实现服务联系点全覆盖,接待来访来询群众12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3900余份,收到意见建议27条,现场答复或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2个。
“我们将始终秉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多措并举助推城市品质提升,在增进民生福祉中不断探索善治之道,绘就城市幸福底色。”昌邑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郑雨送说,今年以来,接到并处理热线中心投诉900余件,办结率、清零率均达到100%,及时化解群众急、难、愁、盼,用心用情把群众的问题诉求回应好解决好,全力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