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宁津县大柳镇积极探索,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联合县职业中专,成立柳韵学院五轴加工中心,加快推进高端数控领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
在大柳镇海军木器厂,工人傅永刚正在熟练的设置五轴数控雕刻设备的数据。“以前雕刻一块木料至少需要刨料、剌料、铣料等5道工序,至少需要5名工人,整套流程下来需要60分钟左右,采用五轴数控雕刻设备后只需要1名工人调试好数据,一次性就能雕刻10根木料,整套流程只需要10分钟。”该企业负责人张海军说。该企业在引入五轴数控雕刻设备初期,木料雕刻数据设置可让他犯了难。“当时没人会,每次雕刻一批新木料的时候都需要找厂商派技术人员来设置调试数据,既费时又费钱,这柳韵学院五轴加工中心开课以后,我让工人们都去学习,现在我们自己的工人就能随时设置调试数据,极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大柳镇民营经济发达,但大量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寻找外援又面临科研资源相对不足、高层次和科技领军人才缺乏的困境。随着高端装备技术性能的不断提高,多轴数控加工技术日趋成熟,五轴数控机床在该镇制造业普遍应用,大柳镇围绕提升创新能力、加强精准化服务支撑等措施,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引导更多中小企业摒弃粗放式发展,聚焦专精特新,与本地专业院校、企业开展全面深入合作,为辖区企业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柳韵学院成立后,大柳镇打通高校、企业科技人才等交流通道,通过“培训—推介—招聘—就业”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将考核合格的学员纳入“柳韵云人才库”,实时跟踪人员动态,储备高级技能人才资源。
“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今年以来,大柳镇引进职业学院高级教师、企业高端人才等,针对高性能数控系统、多样化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和系统集成等应用操作开展教学,为产业链强势赋能。”大柳镇党委书记辛金锋说。
截至目前,柳韵学院已承担电商类、产业人才类、农业技术类、家政服务类等8大类、37项技能教学项目,服务当地企业410余家,解决技术难题127项。(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