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武城: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在家门口看病-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8/13 18:34:37
来源:武城县委宣传部

山东武城: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在家门口看病

字体:

  近日,笔者走进山东省武城县老城镇中心卫生院,院内面貌与以往大不相同,药品种类增加到1000余种,曾经的看病老三样“血压表、听诊器、体温计”,也变成了超声、CT等一大批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而且CT室、超声室、放射科、心电图室、检验科等科室单独分开设立,就医环境与县级医院几乎相同。

  上述变化来自于武城县实施的紧密型医共体改革。2020年开始,针对基层群众就医外流等问题,武城县提出实施全县域内医疗机构统筹的改革思路,将各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场所与县级人民医院结成紧密型医共体,探索出“医疗共管、资源共通、技术共享、数字共联、服务共融”模式,初步构建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改革后,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在家门口看病,当前,基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占医共体诊疗人次总量达到86%。

  对于群众来说,在家门口看病关键是看得了、看得好。武城县医共体基层公共卫生中心主任郭顺成介绍,针对以往基层医疗机构检验检测的硬性短板,武城县建立了高效、同质、统管的区域检验中心,患者在基层检测,样本送到县级人民医院,由县级人民医院出具报告,并实时传回到基层,乡镇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县级医院带来的就诊水平,而且检查费用享受镇级医保报销政策。目前,武城全县半数卫生院配置了CT等大型设备,50家村卫生室配备了远程心电图机,检验项目由原来的三大常规提升到近百个种类。

  除了仪器设备更加齐全、专业,针对群众担心的及时治疗问题,武城县一方面建立基层首诊网络,通过心电联通网络,向上联接市人民医院,向下延伸中心卫生室,与“胸痛中心”和120急救车互联互通。实现病情“家门口”发现、处理。另一方面开通“向下、向上”绿色转诊通道,镇级看病通过绿色通道转向县城,慢病治理则构建“县级诊疗、镇村康复”的格局,实现了群众在病情得到快速救治的基础上减轻看病负担。

  经过改革,武城县在很大程度扭转了群众扎堆去高一级医院看病的现象,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看病的共识。目前,全县医疗业务额度连续三年同比增长30%以上,医保资金使用率从2020年的38%上升到43% ,市域外医保资金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李淑冉)(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