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阳全面推进高质量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8/16 07:44:31
来源:山东省民政厅

山东莱阳全面推进高质量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字体:

  为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山东省莱阳市民政局着力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保障困难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探索智慧养老发展模式,推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一体化发展。

  提高养老服务供给,增强照护能力

  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深入推进养老服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统一公办民办、内资外资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标准,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梨乡养老事业,支持各类养老机构运营建设,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已建成运营养老机构25处,设置床位5597张,其中护理型床位3793张,占比67.7%。发展医保定点养老机构4处、长期护理保险定点5处,全市5个街道、13个镇均已建成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率达100%。

  稳步提升特困供养机构服务质量。通过为特困供养机构采购护理辅助设备、更新特困供养机构服务设施的方式,增强莱阳市养老机构失能、失智照护能力,持续提升特困供养机构服务质量,增加被供养特困老人幸福感,为9处特困人员代养机构配置护理型床及防褥疮床垫154张、轮椅94张、助行器160个、两用椅94张。

  提高养老机构人文关怀水平。指导养老服务机构建立接受养老服务老年人的个人信息档案和生活档案,对老年人生活习惯、爱好、文化、特长、疾病等进行日常评估,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针对失能老人制定个性化疗养方案,让失能老人享受高质量养老康复;逢中秋、重阳、国庆等节日,开展孝老敬老集中活动。

  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开展适老化改造

  按照“一户一策”个性化改造床位。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电热炕+辅助器具”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为确保改造项目符合老年人实际需求,利用3个月时间开展家庭养老床位需求调研,采取“一人一策”的方式逐户统计改造需求,制定改造计划开展个性化改造,完成居家适老化床位改造900余户。

  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定制辅助器具。派出调研工作组在网格员配合下开展摸底调查,充分发挥村、社区网格治理“微力量”,掌握各村、社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对辅助器具实际需求,明确适老化器具发放对象和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有效降低老年人日常生活风险隐患,提高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独立生活能力。

  购买养老上门服务,完善居家养老体系

  针对老人需求开展“3+X”服务活动。根据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抽样调查,针对需求度高、可行性强的需求推出“3+X”上门服务模式。3是指3类必须服务项:每月至少为老人理1次发、开展1次助洁、清洗1次玻璃,为老年人营造舒适的居家养老环境;X为自选项目,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选择助浴、助餐、助行、助医等多种居家养老项目。

  确定服务人群延长服务时效。结合低保系统数据确定本年度全市200余名城乡低保中60周岁及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为免费上门养老服务对象,通过延长服务时长保障服务质量,让困难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业化、高质量、零距离的养老服务。

  用好大数据技术,打造智慧养老场景。

  绘制县域城区养老服务设施“一张图”。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养老设施服务情况以数字化模式展现在互联网上,清楚展示莱阳市养老服务设施分布情况,方便老年人和家属更直观地获得养老服务信息。县域城区养老服务设施“一张图”详细标注了全市237处养老服务设施功能、联系电话、定位、星级,成功打造“可视化养老”智慧应用场景。

  打造智能服务终端系统智慧养老应用场景。指导鸿福莱颐养中心不断升级数字软硬件设施,聘请专业人才队伍,用好智能服务终端系统,打造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基本完成智慧养老应用场景搭建,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围栏、智能手环等技术,依托鸿杰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通过老人平板端、子女微信端、服务员手机端等服务应用,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管理等近20项智慧养老服务。

  促进养老服务“二维模式”升级为“三维体系”。引导德怡老年公寓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善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推动养老服务从“医疗+养老”二维模式向“医疗+养老+智能平台”三维体系转型升级。引导德怡老年公寓投入资金100余万用于加大智能终端设备建设,建立电子健康档案600余人,开通线上问诊咨询、开展远程指导服务、探索预约定制护理、完善跟踪评价问效,实现线上线下高效互动、医养护资源有效整合、家庭机构社会有机融合,满足高质量、个性化、多元化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