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邹平黛溪街道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培育发展特色种植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重要抓手,充分挖掘种植优势,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水果、蔬菜等特色种植,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近日,张高村桃香四溢的果园里,一颗颗套袋的桃子挂满了枝头,散发着诱人的光芒,浓郁的果香更是令人垂涎欲滴。水蜜桃迎来丰收季,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摘、装框,这一颗颗饱满圆润的粉白色水蜜桃,让种植户们的心都甜了。
“村里这个水蜜桃种植不仅增加村民带来收入,也可以解决村中剩余劳动力,发展多元化农业种植。”张高村村支部书记张传明说道。在张高村村民的精心照料下,桃树茁壮成长,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据了解,张高村现在每亩可种40棵桃树,每棵桃树平均可以收获50斤左右水蜜桃,给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除水蜜桃外,张高还大力发展樱桃、牡丹、椿芽等特色种植,“张高水杏”更是邹平有名的农产品品牌。张高村通过特色种植,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段时间,韩坊村的水果玉米也迎来丰收,走进韩坊村的水果玉米大棚,只见一排排玉米植株郁郁葱葱,挂在玉米杆上的玉米果穗鲜嫩饱满,随着夏日微风摇曳起舞,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据韩坊村书记王强介绍,韩坊村水果玉米种植基地自2022年开始进行试种植,经过两年时间发展投资了20余万元建设了两座大型连栋棚,占地面积850㎡,用于引进江苏省农科院的苏科玉306牛奶水果玉米的育苗工作。为切实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解决村中缺少特色种植的问题,韩坊今年使用了水肥一体化种植玉米,亩产预计可以达到约2400斤,亩均收益可达2300元左右,带动了村中经济的发展。
在韩坊村,除了水果玉米外,还发展出了韩坊大蒜,“黛小溪”拌饭酱等众多特色农产品及农产加工品。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坚持实体强村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种植结构调整、产业规划、技术指导等方面帮助和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源泉。”街道党工委书记段振强介绍道。
这些只是黛溪街道发展特色种植的一个缩影。黛溪街道科学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还陆续发展了马庄猕猴桃、韦家金蝉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黛溪街道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挥新农人的带头作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积极探索特色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链条化,培育和孵化特色种植产业基地,串起乡村振兴“致富链”,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张竞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