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山东传习所(以下简称“山东传习所”)第一批学徒出师评审会在山东省图书馆举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红蕾以及来自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专家组成评审组,按照《国家古籍修复技艺学徒出师评审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对山东省图书馆的8名学徒进行了严格评审,认为均符合出师要求,同意准予出师结业。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红蕾在致辞中对山东传习所在古籍修复硬件建设、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古籍修复项目实施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山东传习所继续发扬优势,取得新的成绩。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文善常强调了古籍保护工作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对山东传习所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山东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祝晖在讲话中回顾了山东传习所取得的成绩,表达了对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及导师潘美娣真挚的感谢,还有对山东传习所学徒们的殷切期望。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山东传习所成立于2014年,导师为知名修复专家、上海图书馆的潘美娣。潘美娣从事古籍修复工作61年,主持修复过江苏太仓明墓出土文物、宁波天一阁所藏明代科举录、山东省图书馆藏一级古籍宋赣州州学刻本《文选》。
山东传习所成立以来,始终沿袭“师徒传承、口手相授”的模式,手把手教、心贴心传。下一步,山东传习所将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指导下,坚定履行培养古籍修复人才责任,持续深化“师带徒”“走出去”“请进来”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古籍修复事业培养更多新生力量。(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