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食堂办得是真好,饭菜口味都挺好,有电视、空调,老人们都愿意来在这里吃饭。”近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河乡红卫村村民张育霖说,每到中午,他就到村里的安康孝善食堂吃饭,与村里的老人们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为解决村里高龄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吃饭难问题,下河乡按照“强村办大事,小村办小事,村村办实事”的工作思路,从群众身边的民生小事入手,因村制宜,探索红卫村、新民村两村合一建设“孝善食堂”,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孝亲传统美德。
今年以来,下河乡秉持“真用心对待工作,用真心对待群众”理念,以“孝善食堂”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情暖助老食堂”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打通民生保障“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我乡共有孝善助老食堂2处,可同时容纳50余名老人就餐,既能解决几十位老人的一餐热饭,又能消除众多儿女出们在外的牵挂担忧。”下河乡人大主席主席颜风友说道。
设立孝善食堂让80多岁的房树阳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还可以在孝善食堂和村里乡亲们拉拉呱、说说话、看看电视,不仅减轻了孩子们的负担,而且让孩子们在外可以安心上班。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让老年人吃饱吃好的同时,下河乡积极延伸“孝善食堂”的服务链条, 成立78人的农事展演队伍,举办农事展演活动,通过举办“下千户,和万家”活力下河“土特产”展评大赛,深入挖掘辖域内的土特产、传承好老手艺,叫响下河“土特产”品牌。这样既满足老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也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的老年人和特殊群体感受“孝善食堂”里烹出的文明乡风 “好食光”。
为保障“孝善食堂”运行可持续,下河乡党委、政府统筹协调资金3万元,村集体整合资金6万元,制定科学的预算计划,合理安排资金支出,做好财务公开,“孝善食堂”采取分年龄段补助就餐的方式运营(60-70岁支付3元、70-80岁支付2元,80岁以上免费),保证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确保食堂长期稳定开放力。
“我们不仅要把孝善助老食堂建设好,更要管好、用好、发挥好、维护好,让老人们吃得卫生,让家人放心,不断探索完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加快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使其真正成为群众受惠受益的民生工程。”下河乡党委书记李冰表示。(朱建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