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文博游”升温 文化风景点亮“新旅途”-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8/27 14:43:36
来源:日照市委网信办

山东日照:“文博游”升温 文化风景点亮“新旅途”

字体:

  文物展厅里“人山人海”,社教体验课程预约火爆,场馆入口每天一早就排起“长龙”……进入暑期,在山东日照人潮涌动的火热旅游场景中,“文博游”人气持续“飙升”,集结了深厚历史底蕴和新潮文化体验的日照市博物馆,连续迎来蜂拥的人群,成为人们竞相奔赴的“热门打卡地”。

  “读懂一个城市,从博物馆开始。”近年来,随着“文博热”的兴起和火热,逛博物馆逐渐成为人们深度探知城市的崭新打开方式,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将博物馆作为探寻新知的“第二课堂”和“大学校”。在日照,除却金沙滩、大海边的崭新旅游场景,还有更多的年轻人和青少年正在涌入博物馆,在对文化风景的追寻中,踏上别样的“新旅途”。

  对历史文化十分着迷的江苏游客陈女士,每到一个城市必“打卡”当地的博物馆。这个暑假,她和孩子一起来到日照旅行,首站就选择了日照市博物馆。

  “展馆里按照历史沿革规划线路,清晰明朗,展品丰富,还有久闻大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一路走下来,感觉自己也走进了日照的历史。”陈女士表示,将博物馆作为日照之旅的起点,已经提前感受到了满满的“收获”。

  城市有温情,游人自从容。为提升游客体验,满足游客期待。自今年“五一”开始,日照市博物馆还实行延时开放措施,将闭馆时间延长到每晚7点,以“超长待机”方便更多游客错峰出行。此外,还搭建升级数字化文化体验的线下场景,广泛使用文物数字化技术、开展各种互动活动。游客在这里可以获得最大化的文化知识体验,让文物以鲜活、易于理解的姿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知来处,明去处”,博物馆正在成为一个城市连接过去与当下、通达未来的桥梁。当暑期旺季叠加盛夏出游热潮,博物馆也称为广大青少年热衷的“网红课堂”。面对旺盛的研学需求,日照市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推出主题多元的研学产品和社教课程,仅7月就有100余项活动渐次开展。

  8月6日,日照市博物馆人头攒动,从大厅到展厅,满是参观的市民游客。他们或驻足观赏,或低声交流,或拿起手机拍摄记录,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其中,有一群青少年结伴同行,走进了一个堆满沙土的“特别展厅”。

  这里是日照市博物馆为社教体验课程专门打造的“小小考古家”活动体验室。为了让孩子们以“沉浸式体验”探寻文物之美,市博物馆将遥远神秘的考古现场“搬进”场馆里,让孩子们亲手发掘“历史宝藏”。

  “快看!我挖到了一个陶盘!”孩子们握着手铲,沙土飞扬间,一件件精美的“文物”纷纷“出土”,让他们不时发出阵阵欢呼。

  现场,博物馆讲解员也随之介绍着“文物”的历史:“这是一件黑陶器具,黑陶是日照龙山文化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之为‘原始文化中的瑰宝’。作为一项古老的传统制陶技艺,有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随着讲解员生动的解说,孩子们看着手中的仿制陶器,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与古人对话,与历史相拥。他们深刻感受到,手中的黑陶不仅是艺术品,更承载着日照深厚的历史文化。

  自暑假以来,像这样的社教课程在日照市博物馆每天都开展得如火如荼。黑陶制作技艺体验、手工扎染、国乐古筝弹唱、汉服折纸、木版画、团扇制作……在这个火热的夏天,从文物到非遗,从参观学习到动手实践,日照市博物馆策划推出的一系列暑期公益性研学活动及互动体验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活动中触摸历史、了解历史,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营养。

  博物馆里的热闹,不止于“课堂”上的精彩。暑假里,为进一步弘扬传承日照非遗,推动文化“两创”,日照市博物馆还联合东港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展“暑期有约 弘扬传统文化”非遗走进博物馆活动,邀请了十余位非遗传承人到人群最为密集的一楼大厅现场“摆摊”。非遗扇面漆画体验和日照绿茶、陶泥文创摆件等非遗产品展示展销掀起一阵阵“抢购”热潮,不仅充实了“文博游”的内容,还打造了文旅融合的崭新消费场景。

  在日照,伴随着博物馆里涌动的人潮,一种全新的文化景观正在人们的视野和感知中逐渐开阔。一场场文化体验、一次次“文博”之旅,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溯与追寻,更是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和归属。从博物馆出发,更多人正在与时空的对话中,感受着这个活力之城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新风景。(李晓萌 陈雨桐 丁明婧)(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