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济南市政府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起步区专场,济南起步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韩瑜表示,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应运而生的起步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起步区实践新篇章,设立三年多来,在省市强力支持下,起步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迅速完成开局起步,迈入全面成形起势的快车道。
和2020年相比,2023年起步区全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7%。今年上半年,17项主要经济指标中,起步区有11项指标增速列全市前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9.8%,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起步区坚持高水平规划建设,前期搭建的“1+4+16”规划体系已转入落地实施阶段。秉承“田野风光、园林景致、品质城郭、活力市井”理念,起步区加快打造新时代现代化田园新城。如今,大桥组团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崔寨组团现代产业新城蝶变新生,孙耿、太平组团重大项目、园区载体加快落地运营,“南城中镇北乡”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成形。
起步区新城建设坚持交通优先,当前,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济南黄河凤凰大桥等跨河通道已建成通车,济南黄河大桥复线桥主线预计年内实现通车。轨道交通7号线黄河以北三大站点主体结构封顶,有轨电车T1号线凤凰大桥高架段实现合龙。黄河大道一期通车,起步区具备通车条件道路里程突破150公里。
大桥组团城市副中心示范区是起步区新城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总部经济区船员评估中心主体封顶,总部立体城、黄河总部基地,都市阳台国际学校、综合医疗中心,鹊山生态文化区园博湖、泉韵水坊及重点场馆项目均已开工建设。起步区将同步加快示范区公服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新城综合承载能力。
设立三年多来,起步区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3+1”主导产业方向,持续导入落地龙头企业,加快上下游配套招商。如今,起步区在新能源领域,落地了智能车、氢能源、光伏太阳能等方面的领军项目,初步形成了链条集聚效应。
其中,在智能车方面,济南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项目2023年生产新能源车超过24万辆,今年力争突破30万辆,与之配套的比亚迪半导体芯片和比亚迪动力电池等零部件项目陆续投产,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黄河北岸逐步形成。
在氢能源方面,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正式投产,形成供能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车用燃料电池系统3条生产线,首批56辆搭载起步区产氢能电池的商用车上路运行,氢能无人机、氢能助力车完成研制,氢能撬装站、综合能源站加快布局,氢能应用场景持续扩大。
在光伏太阳能方面,爱旭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顺利开工,预计年内实现首块组件下线。新引进山东能源钙钛矿光伏电池项目开工建设,将打造全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科技示范工程。同时,起步区立足全市项目深化年安排部署,相继制定实施《起步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机会清单》,编制《山东未来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持续发力重点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国务院批复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指出,着力深化开放合作。近年来,起步区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依托中科新经济科创园等园区平台,积极承接京津冀地区优质产业转移,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要素资源对接和招商引资。
今年以来,起步区引进黄河流域民营经济创新总部基地、高能所大科学装置关键设备研制及生产基地等优质项目29个、总投资266.7亿元。
起步区用好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载体,打造黄河会客厅,累计举办各类展会10余次,近期举办的第22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吸引近2000家参展商参展。
在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方面,起步区与新加坡经贸合作取得新突破。目前,山东(新加坡)企业服务中心启动运营,与南洋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合作的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揭牌成立,与雅诗阁合作的雅遇公寓计划年底正式运营,起步区正加快推动中新未来公园、中新合作标志性建筑开工建设。
此外,起步区与盛裕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片区规划设计等方面开展合作;深耕“中国—加勒比发展中心”合作平台,拓展起步区与加勒比国家的经贸往来;组织“鹊华观澜会”开到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起步区“朋友圈”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