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日照市大力实施“创新兴市”战略,从思想解放、企业创新、人才引育等方面聚力突破,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为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突破传统港口高成本、低效率及环境压力局限性,山东港口日照港积极推动全场景智慧绿色港建设,但是放眼国内外,动辄数十亿元的‘天价’投入和三五年的建设周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觉得‘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日照港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挂职) 科技研发部经理徐冠男说。
向“现有存量”要“发展增量”,日照港下决心打破传统,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落地,一举打破该领域的国际垄断,为港口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同样尝到创新“甜头”的还有金马工业集团。从1953年的石臼铁木业社起步,到如今横跨汽车零部件制造、精细化工、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现代化企业,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金马始终坚持创新为本,勇于自我革新。
据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祖强介绍,从铁木业社发展为现代化集团公司,核心驱动力就是“创新”。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科技创新放在首位,不断强化人才和研发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攻关。另外,通过对组织架构重塑、管理制度优化以及绩效薪酬体系全方位革新,打造独具金马特色的精益管理模式,同时,持续进行产业转型,巩固传统制造业领先地位,谋篇布局新能源产业,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金马工业集团的创新故事,正是日照深入实施“创新兴市”战略的缩影。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日照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连续两年居全省第2位;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5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918家。
“始终践行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重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产业共性技术难题攻关,每年实施省市科技计划项目30项以上,力争到2026年高新技术企业达1400家。”日照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平说道。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日照市不断深化“日照英才”工程,着力打造“政策引才+平台聚才+生态留才”创新创业阳光生态体系,更多人才近悦远来。2022年以来,日照市累计培育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6人;累计招引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271人、创新人才2300人,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2.15万人。
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日照市把创新作为突破多重约束的“最优解”,打造“阳光速办”服务品牌,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整合多部门“单项事”为“一件事”,大幅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跑动次数,全市推出115个“一件事一次办”场景,办理环节、材料、时限分别压缩96%、71%、89%以上。
“以前来办这个手续的时候,还得填纸质材料,还得这里跑那里跑的,现在呢有这个帮办代办,人家无纸化办公,很快就给我办理了。”日照鑫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宋龙江说。
当下的日照,创新既是驱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的主旋律,也是完善社会治理、增进民生福祉的最强音。科技部2023年度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显示,日照创新指数为33.32,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榜中排第89位,连续三年入列国家创新型城市百强。在“创新兴市”战略指引下,年轻的日照正以崭新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庄仕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