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在全省58个市辖区中排名第11、荣获“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引育、创新主题培育等方面,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生态等关键领域,以科技创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持续提升
“天桥区科技资源丰富,拥有各类高校科研院所15家,省、市级以上研发平台近100家。”天桥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凯表示,天桥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持续提升,连续多年走在全市前列。
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天桥区先后成立了齐鲁轨交路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山东山交科技大市场、天桥区科技创新联盟等产学研联盟,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转变。目前,全区共有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服务机构3家,近三年共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63亿元。
天桥区还依托济大科技园、融通智能产业园等现有平台,打造体系化、专业化、高能级孵化载体,一站式全链条助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以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基地为突破口,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完成重大科技成果常态化征集10项。
创业人才数量持续增加
为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打造人才高地,天桥区相继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支持力度大、吸引力强的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创业人才数量持续增加,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60人,涵盖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
今年,《天桥区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强区建设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完善出台,明确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的具体办法,形成全方位的人才政策体系。近三年,全区共发放资金300万元,支持各类人才在天桥区创新创业。
“我们建立了包括省级技术中心、省级院士工作站、省新型研发机构等56家科研机构及3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在内的高水平研发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优良的研究环境。”天桥区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颖说,目前相关人才已经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赋能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交通等产业发展。
创新主体培育持续加强
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天桥区高度重视创新主体的培育和研发,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20年的156家增长至现在的582家;高新技术企业,由2017年的37家发展到现在的461家,创造了6年增加12.5倍的优异成绩,创新主体迈入全市第一方队。
“我们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天桥区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刘伟华表示,天桥区每年举办十多期高企培育等各类专题培训班,通过邀请专家一对一辅导、现场指导、网上预审等方式提高申报质量,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重大突破。
特别是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方面,天桥区注重引导中小微企业用好市场优势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人才引育、科技研发投入、科创平台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