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下千佛山街道老年大学让银龄生活“有知有味”-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12/24 19:14:08
来源: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街道办

济南历下千佛山街道老年大学让银龄生活“有知有味”

字体:

  要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幸福,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老年人,更要在精神层面关心关爱老年人。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街道瞄准辖区老年人实际需求,在提高老年教育的可及性的基础上,打造“1+5+N”的老年教育体系,即“一个中心校区、五个街社合作办学点、N支服务队伍”,着力推动其规范化、优质化发展,千佛山脚下、黑虎泉边,一幅老有颐养的银龄图景正徐徐铺展开来。

  多层级网格化办学体系,打造老年群团精神家园

  千佛山街道老年大学立足中心校区阵地,通过融合教育创新、社区协作、健康促进与人文关怀等四个办学特色,打造老年群体知识学园、生活乐园、精神家园。

  以教育创新,激发老年活力。老年大学课程体系构建与时俱进,为看护“洋外孙”的学员引进英语课,为有表现欲的学员引进舞台剧课……多样化课程服务多元化需求;开拓课堂教育、课外小组学习、第二课堂、研学之旅等多元化教学模式,让老年朋友趣味学习、主动学习,惠及老年学员3000余名;定期举办书画展、音乐会等活动展示学习成果,为老年人提供展示自我、交流心得的平台。

  以街社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将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实现体系共建、平台共搭、资源共享、师资共用,实现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把老年大学办到社区居民“家门口”,现已覆盖街道5个社区。

  以健康促进,守护老年身心。学校高度重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通过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科普小课堂、志愿健康检查服务等活动,为老年人提供身、心全方位的健康支持。

  N支志愿服务队伍,为“只入学不毕业”提供出口

  “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不想出去”是各级老年大学普遍面临的问题。如何在保留现有学员获得感、参与感的同时,让老年教育资源普及更多老年人?千佛山街道老年大学采用“老学员是宝” 策略,为老年人的兴趣爱好、“银龄”担当、自我价值实现寻找新的出口。

  针对不愿毕业的“留级生”,面向才艺学习等特别突出的老学员,邀请录制“我的老年大学”视频,通过老学员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提升老学员的价值感,也能吸引让更多的老年朋友们加入到老年大学中来;对于已经毕业但不愿意离开学校的老学员,根据老年朋友的意愿和特长,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邀请其加入到街道各志愿服务队伍中来,让他们继续体会学校大家庭的温暖的同时还用己所长参与其他活动。既为想进来的新学员腾挪空间,也为“担心离开学校后孤寂”的老学员提供新的活动平台。

  目前,老年大学学员已带动成立“韶华剧团”“七拍舞蹈队”等各类队伍40余支,打造“银龄课堂”“月月展新颜”等一批特色品牌,街道为老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学员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针对辖区独居、空巢等老年人群体,通过电话、微信、入户以及“暖心剧场”等方式定期提供情感慰藉,帮助老年人缓解孤独感与焦虑情绪。

  多元无穷效能,实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按照“一个班次就是一支队伍,优秀学员带一支队伍”的思路,立足辖区实际,将老年大学优秀学员作为社区活动队伍的带头人进行培养,学员回归社区以点带面,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区治理,激发社区活动力和凝聚力,不断深化老年大学的教学成果。

  更有一部分老年人将经验技能再发挥,“银发人才”创造了新价值,催生了“银发经济”。千佛山西路社区“手工达人”王倩,在街道发掘下不仅开展“钩编课堂”,带领社区居民学习钩编技巧,完成从“学员到老师”的身份转变,还成了社区公益义卖产品的制作主力军,是不折不扣的“社区达人”,钩编产品也成为千西社区义卖特色。千佛山西路社区老龄化严重,社区主路地势高、坡度大,部分义卖所得归入社区基金,用于建设路边座椅供居民休憩,老年教育“反哺”基层治理服务,老年大学探索出了一条解决“退休落差”“空巢独居”等社会问题的新路径。(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