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曹县:“产业+电商”助力农特产品“走四方”-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12/26 11:16:23
来源:曹县县委宣传部

山东曹县:“产业+电商”助力农特产品“走四方”

字体:

  “现在网上订购芦笋种苗的客户很多,每月的订单量5-10万棵,遇到加急订单我们通过‘种苗空运’发送目的地城市,常规的企业或个人订单通过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快运至目的地。”山东曹县华东芦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保真介绍,为让芦笋种苗、鲜芦笋、芦笋茶等农特产品卖响全网,组建了芦笋产品电商储运中心,年电商销售额达1000万元。

  近年来,曹县将特色农产品产品上行作为重点工作,探索形成了“产业 +电商”发展模式,依托优势产业,开发培育网货产品,强化本土品牌打造,提升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电商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在曹县,一根网线连通了城乡,让越来越多农民手中的锄头变成了手机,“平台”也由庄稼地变成了网店,实现了产品“前端”与消费者“末端”无缝对接。

  为提升农特产品知名度、竞争力和品牌价值,曹县充分发挥农特产品特色资源优势,授权52家涉农企业使用“曹献优品”“好品山东”等农特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政府的因势利导下,目前曹县形成了芦笋、叶菜、烧牛肉、麻糖、粉皮、粮油等颇具规模的农特产品网销产业集群,有力推动了农特产品上行和产业发展。

  深耕农特土产,擦亮“金字招牌”。曹县聚力打造农特产品产业链,突出每镇有主业、各村有特色,培育形成了庄寨桐木制品、大集演出服饰、邵庄叶菜、普连集小麦、青堌集芦笋、朱洪庙油桃、魏湾莲藕等特色产业;拥有全国最大的桐木加工基地、木制工艺品跨境电商产业带、演出服汉服生产基地和芦笋生产加工基地;曹县的汉服、棺木、芦笋、木雕、烧牛肉、油菜等农特产品搭上电商快车“走红”“出圈”,今年上半年,曹县电商网络零售额达199亿元。

  截至目前,曹县拥有淘宝镇21个、淘宝村181个,淘宝镇数量居全国县域第1位,培育电商企业7786家、网店8.59万个,是全国第二大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并荣获全国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十佳县域、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国十大农村电子商务典型县、中国食品农产品电商发展百强县、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等称号。(李龙杰)(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