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快“凉”也快 网红店如何面对“生长之痛”-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4/16 11:07:22
来源:济南日报

“红”快“凉”也快 网红店如何面对“生长之痛”

字体:

  今年4月,茑屋书店的上海MOHO店终止运营让诸多网友直呼:过往“红极一时”,如今“闭店歇业”。从整个实体行业来看,网红店的闭店潮并非孤例。近年来,不少网红店历经大浪淘沙后销声匿迹,也有不少网红店在转型之后再度“圈粉”。品牌、门店从“昙花一现”到“长期主义”的探索,创新了不少玩法,对此,记者展开走访。

融媒·深调查|“红”得快也“凉”得快:网红店如何面对“生长之痛”

  当鲜花和水果玩“跨界”

  4月14日下午2点,记者走进历下区解放路街道东关大街的花卉水族市场。在与商户交谈过程中,记者逐步探寻到鲜花商户的转型之路:从原本单纯售卖鲜花到如今兼顾“法式果礼”售卖经营。

融媒·深调查|“红”得快也“凉”得快:网红店如何面对“生长之痛”

  “投身鲜花批发零售几十年,转型后,店铺开始兼营‘法式果礼’产品。”梅林花艺店长卞梅霞边向介绍边滑动鼠标,通过屏幕向记者展示着近期学习的这一鲜花和水果的混合产品。

  “一年大约能卖出几十份,价格区间通常在100至500元不等,具体因所选用水果以及鲜花品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卞梅霞说,产品转型最大的痛点还是客群,市场有待于拓展。

  下午3点,记者来到醉花荫花坊,店长郭莉向记者介绍:“‘法式果礼’的客群更倾向于仪式感的体验式消费。水果通常都有一些好的寓意,就拿葡萄来说,它寓意着普天同庆、讨你欢喜;苹果则象征着平平安安;火龙果更是寓意着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融媒·深调查|“红”得快也“凉”得快:网红店如何面对“生长之痛”

  “法式果礼”中的水果有时还会根据季节,替换成别的物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暖冬四件套”,“包括栗子、红果、烤地瓜、奶茶等。”

  在市场走访过程中,记者还了解到,“法式果礼”的转型经营并非鲜花店的“专利”。当前,除了鲜花店兼顾这一转型经营模式外,部分水果店也涉足其中。“我们在寻求和鲜花批发商合作,通过选购鲜花、学习花艺制作,将单一的水果售卖向高端果礼转型。”一位受访者说。

  不难看出,济南的“法式果礼”仍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商家已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多种渠道探索其发展路径。以梅林花艺为例,该店不仅依靠线下门店批发零售,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日更”也在助力门店接单。

融媒·深调查|“红”得快也“凉”得快:网红店如何面对“生长之痛”

  转型途中要有“痛点分析”

  “茑屋”的闭店潮,让网红书店从业者深受触动。他们认为,价位、服务、书籍种类等,都是转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14日下午4点,记者来到一家网红书店。一位受访者认为转型不只“价格转型”,“不能因为书店高级,书就更贵。从明码标价的书籍产品来看,一模一样的书,书店卖79.9元,线上官方旗舰店只要35元。”一旁选购文创产品的消费者认为,感觉现在很多书籍、文创为了设计而设计,更像是一种“软装”。

  “儿童阅读区成了游戏区,孩子玩游戏、家长看手机。”消费者刘女士抱怨,本想周末带孩子去书店感受阅读氛围,却发现现场声音嘈杂,根本没有安静的阅读环境。

  有着“书店转型经营,服务理念却本末倒置”等质疑的消费者不少。记者走进另外一家书店,书店内正在进行一场歌手即兴演出,“书店单靠书籍销售太单一,我们已转型至‘书店+’的社交场所。大家可以来二楼交流心得体会、诉说故事、唱歌交友。”站在一旁的消费者笑着说:“那会不会太吵?这样岂不和书店本身的阅读功能大相径庭?”

  说到阅读,记者又找到了一家消费者口中转型较为成功的教育品牌机构。

  与传统“买书、看书、还书”模式不同,该机构更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老师刘芳向记者讲述了企业转型的初衷,“学生如果没有时间看书,理解能力是跟不上的。”机构起初主要做一对一文化课辅导,品牌创始人在钻研快速阅读、思维导图等学习方法过程中发现,学生理解能力不够是最大的痛点。对此,老师们开始小范围研究阅读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品牌正式推广阅读课程,“大家一起阅读。”

  刘芳告诉记者,课程设置分为“讲、看、分享”三个板块。以三年级学生为例,6000元可上30节课,涵盖书费与学费,一年可以带孩子读40到50本书。

  机构转型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有消费者质疑制度不合理、价位过高等问题。采访中,学生家长杨女士告诉记者,考勤制度不合理,甚至过于极端。

  老师也向记者展示了具体细则:本学期内,机构提供了两次请假机会,请假的学生可顺延课时或选择视频补课。如果学生请假超过4次无法完成教学进度,机构会将剩余课程全部返还,学生可以直接退学。

  对此,家长认为这是“霸王条款”,未和家长口头说明,签协议时也未提及,只是小窗口告知且字迹不清晰。双方仍在就此协商。

融媒·深调查|“红”得快也“凉”得快:网红店如何面对“生长之痛”

  转型途中要有“痛点分析”

  14日晚7点,记者走进一家影片放映厅。同步走进放映厅的消费者晓琳,已是这里的常客。看电影、吃饭、喝酒一体化,共200多元的埋单服务,很治愈。单从店内氛围感,就能体现这里的与众不同。经理张先生说,目前这块区域属于电影院的转型探索,上座率虽然很少但也在稳步提升。

  当下市场环境中,网红店的兴衰屡见不鲜,茑屋书店上海MOHO店的闭店便是典型。这也让人们思考:网红店如何从“昙花一现”走向“长期主义”?

融媒·深调查|“红”得快也“凉”得快:网红店如何面对“生长之痛”

  花卉水族市场的鲜花店、街边水果店引入“法式果礼”,打破传统单一销售模式,满足了消费者在情感表达和礼品选择上的新需求;读书类教育机构从学科类教学转型为“教你读书”,精准洞察孩子阅读需求;老式电影院的消费新场景“整活”……

融媒·深调查|“红”得快也“凉”得快:网红店如何面对“生长之痛”

  对此,济南市茂财资产运营工作室负责人张金奎举例说明,前段时间,有媒体调查发现,成都的露营基地90%都在亏损。但短期陡降不代表产业不发展,一些做露营的商家,在选址、风格、安防等问题上日趋成熟。在成熟商家的转型带动下,行业也在健康成长。

  他建议,网红店不能满足于一时热度,要在产品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变化的需求,增强消费者忠诚度。网红店若想实现长期稳健发展,就必须遵循相关政策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指引,通过多元化经营、持续创新和品牌文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融媒·深调查|“红”得快也“凉”得快:网红店如何面对“生长之痛”
融媒·深调查|“红”得快也“凉”得快:网红店如何面对“生长之痛”

  “‘新’是相对的,目前发展如此快速,明年它可能就‘老’了。”张金奎说,消费新场景多数会面临“昙花一现”的共性问题,说到底,得有精品打造意识和健康生长思路。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