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电话,山东华睿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睿昊”)便在关键时刻获得援手,成功化解难题。“用电负荷有了保障,这下可以放心生产啦!”3月31日,华睿昊董事长杨杰难掩喜悦地说。
华睿昊是一家以从事光学玻璃及显示器件、元器件等研发生产为主的科技型企业,拥有行业领先的全流程自动化、全封闭式智能生产线。前不久,华睿昊完成各项手续办理,满心期待投入生产。然而,生产线调试时却遭遇“拦路虎”——新引进的几台自动化设备,使得原有用电线路负荷不堪重负,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生产线全部就绪了,却没法正常运行,每耽误一天,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啊!”杨杰心急如焚。
此时,日照市东港区正在开展“访企问需”行动,全力为企业生产运营排忧解难。杨杰拨通了日照空港经济开发区的电话求助,不到10分钟,企业服务专员井忠刚便抵达企业。
“企业原有的用电线路无法承载新的用电需求,这个‘堵点’若不打通,不仅现有生产线无法正常运行,企业的后续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制约。”了解情况后,井忠刚立即与杨杰一起,会同市、区供电部门以及厂房原建设方展开会商。经过各方紧密对接与协调,一条崭新的载荷线路迅速铺设至设备旁,难题迎刃而解。
如今,华睿昊的生产项目已正式投产。智能车间内,机器轰鸣,生产设备高效运转,一派繁忙景象。“我们企业今年产值预计突破1.5亿元,并且计划追加投资1.5亿元扩建研发中心。”谈及企业发展前景,杨杰自豪地说。
“用电问题解决了,后续还会有什么难处?”趁着杨杰忙碌间隙,井忠刚再次来到企业,帮他们梳理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协调解决了用工、员工食宿等难题。
服务追着企业走,这是东港区下力气、出实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系列举措之一。为护航企业发展,东港区在日照街道、秦楼街道、石臼街道等相继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和项目提供政策服务、资源服务、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帮困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东港区今年明确提出,要当好项目、企业发展的最佳“拍档”、最贴心“娘家人”。实行“项目管家”全流程服务机制,重大项目均由区领导牵头包保,带领工作专班节点化调度推进、动态化梯次培育、清单化要素供给。为构建“亲清”政企关系,引导干部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抽身,主动与企业家交流,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全心全意助力企业发展。
此外,东港区还推出一系列利企便民措施,如成立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开展“一站集成”服务,在大型商超、农贸市场开展“流动审批大厅”服务,实行“三访三办”工作法,把服务“送上门”,让企业“少跑腿”。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使东港区的投资吸引力与日俱增。前不久,东港区48个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涵盖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乡村振兴及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总投资14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6.6亿元。
“现在上级干部经常打电话询问企业运营情况,还来现场办公,对企业的用心程度丝毫不亚于我们自己。”杨杰说,当地干部的实际行动,让他真切感受到东港区优化营商环境、呵护企业发展的坚定决心,“我们在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也在积极宣传,动员更多上下游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杨杰说。(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通讯员 卢立平 尹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