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制造业转型升级 “青岛范式” -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4/23 17:08:32
来源:大众日报

书写制造业转型升级 “青岛范式”

字体:

  4月18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家代表媒体见面会,5家企业用创新图谱拼出了这座城市的新质生产力密码。这些青岛民企以创新为笔,正在书写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青岛范式”。

  痛点掘金

  用户需求驱动创新裂变

  “所有创新都始于对用户痛点的敬畏。”青岛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邢伟绅的这句话,道出了青岛民企创新方法论的核心要义。这家从海尔创客平台走出的企业,十年间完成从游戏本到智能生态的进化跃迁,其秘密武器正是“用户痛点罗盘”:推出首款游戏本时,通过社群和互联网深度交互,精准捕捉玩家对散热系统的焦虑,独创双出风口设计,打破行业桎梏;当电竞场景需求升级,构建“硬件+空间+赛事”立体生态;面对AI浪潮,推出AI、AR、AI+AR三大技术路线的智能眼镜产品,在移动场景交互革命中抢占先机。

  这种以用户痛点为创新原点的思维,同样闪耀在青岛浩海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防”革命中。其研发的森林防火系统,通过部署双光谱一体机等智能终端,结合可见光、热成像及卫星遥感技术,构建全天候、全覆盖的立体感知网络,并运用AI算法实现火情的智能识别与快速响应。“我们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解决护林员深夜值守的煎熬。”该公司副总裁逄增辉说。

  技术深潜

  “十年磨一剑”硬核突围

  “自公司创立至今,我们只做了一款产品,就是用燃烧合成法制备高纯氮化硅粉体。最先用上我们产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是特斯拉,2022年,以比亚迪为首的多款国产新能源汽车也用上了我们的产品。”青岛瓷兴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裕昆介绍,公司用“十年磨一剑”换来60%的毛利率。

  高裕昆说,刚搬到即墨开始中试时,团队成员发现,按照从一所大学带来的配方和工艺参数,怎么也点不着反应釜,大家夜以继日地在反应釜旁边调整配方和参数,10个月后成功点着。从那之后,他们公司的技术能力赢得了多家国际顶级客户的认可。经过不断打磨产品,生产出了性能和品质世界一流的氮化硅粉体,成为国内首家在新能源汽车链上实现氮化硅材料进口替代的企业。

  这种“十年磨一剑”式的创新哲学,在恒华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同样得到印证。公司研发的两套发明专利软件——电气链路软件、故障预判软件,能够帮助客户提前预判故障和指引故障。“机柜密度越来越高,能耗要求越来越低,这对我们的设计能力、运营能力和智慧化运维能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每行代码都有技术深耕的印记。”恒华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智维科技董事长李刚表示。

  生态重构

  掀起数字孪生时代场景革命

  新质生产力不是单点突破,而是产业生态系统的重构。当青岛数智无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迪飞描述AI生成的青岛啤酒节虚拟场景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炫技,更是一个90后企业家对商业生态的重构野心。“我们深知‘AI赋能内容,科技赋能营销’理念,自公司创立以来,始终在AI领域投入研发。近两年我们推出全场景电商直播的AI解决方案,重塑行业生产力。”吴迪飞说。

  这种生态重构正掀起数字孪生时代场景革命,重塑城市基因。青岛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电竞装备与信创产业融合,其国产化计算机已进入央行系统;青岛浩海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把森林防火技术转化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已构建全国化服务网络。

  青岛民营企业正以创新为引擎,积极布局新赛道、新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媒体见面会当天,与会民营企业家表示,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优质产品与服务,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